由溫總理的談話風格想到的失落了的文化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美國哈佛大學發表題為「把目光投向中國」的演講。在演講中,溫總理引述宋代張載所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來表達中國的文明姿態。

還是在3月18日新一屆國務院領導的首次中外記者會上。在回答關於「工作風格」的問題時,溫總理說:「在我當選以後,我心裏總默念著林則徐的兩句詩: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就是我今後工作的態度。」在談到農業問題,溫總理引用《大學》中的一句話說:「生財有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現在在農村倒過來了,食之者眾,生之者寡。」

也是在同一場合,在回答臺灣中天電視臺記者有關兩岸關係的問題時,溫家寶又徐徐道出辛亥革命元老於佑任的《望大陸詩》:「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遠不忘。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

6月底,出任總理滿100天的溫家寶來到香港,參加香港回歸六週年慶祝活動。在出席香港與內地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協議的簽字儀式後,他發表演講,又以晚清著名外交家、著名詩人黃遵憲的七言詩《贈梁任父同年》為開場白:「寸寸河山寸寸金,瓜離分裂力誰任?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

次日,在與香港醫護及各界人員抗擊非典的聚會上,溫總理又引用《禮記》中的一句話來勉勵大家。這句話是《禮記》中的「上不憂天,下不憂人」。溫總理說,這是指要直面,要面對。「我們這個民族現實是越挫越奮、越挫越勇」。

9月10日,中秋佳節到來之際,溫家寶總理來到國務院參事室和中央文史研究館,看望參事和館員。在談話中,他指出,當領導的要心裏想著群眾,傾聽群眾呼聲,瞭解真實情況。然後,他又動情地引了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新制綾襖成感而有詠》中的兩句詩:「心中為念農桑苦,耳裡如聞飢凍聲。」

可以這樣說,溫總理的每一次援引傳統經典,言簡意賅,愛之深沉,都在老百姓心中掀起一陣溫情的波瀾和久遠的感動。溫總理在首場記者招待會上曾經說過,他的腦子像computer,這是他在公開場合說的唯一一個外文單詞。此後,即便是在外事場合中,溫總理也沒有說過一句外語。而不說英文的他卻喜愛引用古代詩文。唐時當政者對詩文的重視從而培育了民間詩歌的興盛,在我們的傳統經典受到西方文化強大衝擊的今天,溫總理無疑給了我們維護傳統文明的另一種強大的支持。

我們對西方文化的態度,一直堅持「取其精華,棄其糟傘鋇腦(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