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難的華沙 狂歡的巴黎 (1) ——六十年前兩場反抗納粹暴政的人民起義
這篇文章對在二戰中發生在波蘭的華沙和法國的巴黎的兩次反德起義的不同結果進行了客觀公正的對比,闡述了當時的蘇聯和美國對待起義和人民生命財產的截然不同的態度。她用詳實的史料,流暢的文筆,熾烈的情感,不僅再現了當時波蘭起義和巴黎起義的過程,還向人民展示了兩種具有天壤之別的起義結果的深層原因,從一個側面向我們闡述了兩種倫理觀念、兩種政治觀念對人的價值驚人的差別。而這些是我們在課堂裡、報紙上,電視中無法聽到和看到的。我想,看完了這篇文章,大家內心之中,都會對這兩次起義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杜義龍)1944年8月,華沙和巴黎先後爆發了反對德國佔領軍的人民起義。六十年過去了,但兩場起義在起因、過程和結局等諸多方面都有耐人尋味的可比性。
一、華沙起義
(一)華沙罹難於納粹德國行將總崩潰時
1944年6月盟軍諾曼底登陸後,不斷由西向東推進。7月下旬,蘇聯地面部隊從東面逼近已經淪陷近五年的華沙,空軍開始在靠近華沙的機場起飛轟炸駐紮華沙的德軍。橫行歐洲數年的納粹德國已作困獸之鬥。
整個二戰中,波蘭承受了最深重的民族苦難,但不屈的人民在納粹鐵蹄下一直進行著有組織的地下抵抗。隨著戰局進展,解放的曙光已然露出,起義準備在進行之中。在倫敦的流亡政府授權波蘭地下軍領導人適時舉行總起義,阻止德軍在波蘭境內特別是在首都華沙死守作戰。長時間以來,蘇聯電臺也一直敦促波蘭人發動總起義,並承諾提供軍事援助。7月29日,莫斯科電臺播放呼籲,要求華沙地下組織舉行反德國佔領軍暴動,加速最終解放進程。呼籲指出德軍設置防守據點進行抵抗的計畫會給城市造成破壞。整個呼籲以「不積極奮起自救,一切將化為烏有」的警告結束。31日傍晚,蘇軍坦克在華沙東面突入德軍防線,德軍已開始從華沙撤退。從德國軍用無線電臺得知這一消息的波蘭地下軍司令部決定於次日下午五點舉行起義。
8月1日,也就是莫斯科電臺播放呼籲之後第三天,華沙起義爆發了。起義者從下午五點開始進攻佔領軍,不到十五分鐘,全城百萬居民都捲入了戰鬥,三天內控制了大部分地區。但在兵力和武器裝備上對起義的華沙人具壓倒優勢的德軍從各個據點進行瘋狂反撲,起義者籲請近在咫尺的蘇軍支援。如果此時得到援助,起義前景仍然光明。然而一直敦促波蘭人發動總起義的蘇聯電臺沉默了,先前承諾的軍事支援不僅拒絕兌現,蘇軍還停止了對駐華沙德軍的空中轟炸和地面進攻,而且後撤了一段距離。在一場滅頂之災和大屠殺即將降臨華沙的緊急情況下,從8月初到8月中旬,丘吉爾和羅斯福一再致電斯大林敦請採取支援行動未果,不得已,只好努力從一條遠得不能再遠的空中航線向華沙抵抗戰士空投軍火和食品,但執行任務的英國或美國飛機空投後需要就近在蘇聯領土著陸加油。然而就連這一請求也遭斷然拒絕,理由是「蘇聯政府不希望直接或間接跟華沙的冒險發生瓜葛」〔1〕。鑒於華沙情況危機,20日,丘吉爾和羅斯福再次致電斯大林:「如果華沙的反納粹分子事實上被棄置不顧,世界輿論會說些什麼。我們深信我們三人都應竭力從那裡拯救儘可能多的愛國者。我們希望你們向華沙的波蘭愛國者空投救濟補給品和彈藥,不然,你們能否同意幫助我們的飛機來迅速進行空投。我們希望你會贊同。時間因素是極端重要的。」斯大林在兩天後的回電中乾脆把起義說成「罪犯集團旨在奪權而在華沙發動冒險事件」〔2〕。--戰後,由於斯大林這一斷語以及清除異己的需要,曾長期堅持抗德鬥爭並在華沙起義中流血犧牲的波蘭抵抗戰士,死者蒙污,倖存者入獄,直到1956年才恢復名譽。
彈盡糧絕、孤立無援的華沙人幾乎赤手空拳地進行著無望的鬥爭。德軍從空中和地面狂轟濫炸了六十三天。10月2日,這個英雄城市投降了。
三個半月後的1月17日,蘇軍作為華沙的「解放者」入城時,華沙已是一座屍橫遍地、到處瓦礫和廢墟的空城。莫斯科電臺「7.29」呼籲的最後一句話是「不積極奮起自救,一切將化為烏有」,華沙人民英勇奮起了,蘇軍坐視起義者潰敗和遭屠殺,華沙真正「化為烏有」了。
(二)不是第一次罹難
波蘭有上千年悠久歷史,人民資質聰明、氣度恢宏,卻命運多舛。
在歐洲民族國家大多作為專制君主國家崛起的十五六世紀,波蘭走的另一條路:國王由全體貴族選舉產生,只有議會才能制定法律。這是一個有國王的共和國,與英國政體頗為形似。但她沒有英國的富有和四面環海的天然屏障,也沒有山脈構成的屏障和確定的邊界,而鄰國是與她敵對並虎視眈眈覬覦著她領土的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這三個大君主國。關於波蘭的狀況和處境,史學家H.G.威爾斯是這樣說的:「一個貧窮的、天主教的、內陸的不列顛,完全被敵人而不是海洋包圍著。」
1772年,波蘭第一次被俄、普、奧三國瓜分。經過十幾年鬥爭,通過了有波蘭在歐洲國家中的貴族特許狀之稱的1791年憲法,處境有所改善。但俄、普、奧隨即在1793年進行了第二次瓜分。次年爆發科斯丘什科領導的全民起義。俄軍鎮壓了起義,並對起義者和平民進行了大屠殺,波蘭的領袖人物被監禁、流放。隨之而來的1795年第三次瓜分,把這個共和國從現成國家中一筆勾銷。波蘭從歐洲地圖上消失了,但她仍然在波蘭人心中,人民為重獲獨立而進行的鬥爭從未停息。1831年,波蘭人為擺脫俄國統治舉行大規模起義,遭到更殘酷鎮壓。數以百計起義領袖被槍殺或流放西伯利亞。從此波蘭作為一個被征服的省份接受沙皇統治,並當成危險民族被強制俄羅斯化。波蘭固有文化受到嚴重摧殘,人們被強制信奉東正教、被禁止使用自己的語言。俄羅斯化的殘酷,從以下事實便可見一斑:十九世紀的波蘭有著輝煌的流亡文學,但波蘭人要瞭解自己的文學卻只能通過俄文譯文來實現。
自1795年第三次被瓜分,歷經一百二十三年無望的鬥爭、等待,直到一戰後,被三個專制的世襲王朝合謀滅掉的波蘭才又重新作為獨立國家站立起來。但東西兩面分別暴露在蘇俄和德國的敵視和覬覦下。1939年8月23日斯大林和希特勒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和瓜分波蘭的秘密議定書。蘇德條約為德國進攻波蘭開了綠燈。希特勒在東面有蘇聯的縱容,又以為西方國家不會援救波蘭。9月1日,也就是蘇德條約簽字一週後,德國入侵波蘭,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儘管波蘭軍隊的英勇頑強令德國大為吃驚,但終不敵強大的德軍,不到三週就潰滅了,政府被迫流亡。9月17日,與波蘭有互不侵犯條約的蘇聯派兵從東面入侵,18日在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與德軍會合。面對大國侵略,發生在首都華沙的最後抵抗偉大而悲壯,血戰到9月28日才被德軍攻陷。29日,蘇德瓜分波蘭的條約正式簽字,波蘭作為一個國家再次被消滅。〔5〕苦難深重的波蘭民族要面臨的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黑暗、恐怖時期。
(三)死於黎明前夕的波蘭抵抗運動
波蘭淪陷了,但她很快就組織起一個地下政府。地下政府不僅領導了一個堅強、團結、受絕大多數人民支持的抵抗運動,而且有法院,發行公債,甚至有一個初步的教育制度,還與倫敦的流亡政府保持著密切聯繫。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斯大林既與希特勒合謀瓜分,又趁火打劫,在戰爭初期毫不費力就攫取了大片領土,之後則聽任德國挨個佔領歐洲各國,包括與蘇聯利害攸關的巴爾幹國家。但1941年6月,希特勒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向蘇聯大舉進攻。蘇聯在為了生存必須與納粹德國殊死鬥爭之時,才跟波蘭流亡政府建立了外交關係。
1944年7月,蘇軍以解放者身份越過波蘭邊界,身份與五年前作為希特勒的合謀入侵者和瓜分者越過波蘭邊界時不同了。但蘇軍一進入波蘭,斯大林立即撇開一直領導著波蘭抵抗運動的流亡政府和地下政府,23日設立了一個後來被稱作盧布林委員會的傀儡政權。盧布林政權的人與國內抵抗運動沒什麼關係,當地下組織團結人民進行抵抗時,他們在莫斯科受訓;當納粹德國面臨盟軍東西夾擊已顯崩潰之勢時,他們被紅軍運送回波蘭;當德軍以血腥屠城報復華沙起義時,他們沒有為拯救華沙人和華沙城做任何努力。這個聽從莫斯科命令的小圈子在波蘭毫無代表性、毫無民眾基礎。但斯大林的既定目標是把盧布林政權強加給波蘭以使波蘭蘇維埃化。華沙起義後,斯大林背信棄義拒絕援助,又設置障礙使英美對華沙的支援難以進行,把正在遭受屠城之難的華沙置於孤立無援境地。他借行將覆滅的納粹之手除掉了波蘭獨立抵抗力量,為沒有民眾基礎的盧布林政權清除了競爭對手。
起義的華沙在英勇抵抗六十三天後投降,標誌著波蘭的獨立抵抗運動徹底終結。此時,西歐、中歐國家正紛紛獲得解放。
- 關鍵字搜索:
-
殉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