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共十七大卡位戰已展開

 2004-10-16 16:5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下稱「十七大」)將於2007年舉行,屆時必有人事升遷,官員04至06年的表現政績的尤為關鍵。一直以來,國民生產總值(下稱「GDP」)直接影響官員的官運,雖然中國中央領導明確指出要堅持「可持續發展觀」,「科學發展觀」,以後不光是衡量GDP,但今年各省分上報中央的GDP依然出現了不少耐人尋味的地方。

亞洲時報報導說,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2004年上半年全國的GDP是58773億(人民幣,下同),與2003年同期比較上升9.7%。理論上,由於全國的 GDP由31個省市自治區組成,所以中央公布的GDP理應等同各省市自治區GDP的總和。可是,31個省市自治區在2004年上半年的GDP總和是 70273億,比中央公布的58773億多出11500億;每個省分的GDP升幅均錄得雙位數字的增長,平均GDP升幅亦高達13.4%,比中央公布的 9.7%高出3.7%。

以上的數字出現了自相矛盾的情況,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為準,可以推論出各個省市自治區上報中央的GDP數據中,大有虛報之嫌。

中國國內流行一種說法,全國各個省市自治區一直也有GDP的競賽,一些學者更以「官出數字,數字出官」來解釋中國GDP的「神話」。「官出數字」是指統計數字都是官員們造出來的,「數字出官」指的是,官員們的統計數字在帳面上顯示的經濟成長率高,就容易得到升遷。這是現時中國政府的幹部選拔機制。

中國的統計資料歷來分五級核算,中央、省、地、縣、鄉均會一層層上報資料。根據一些學者在內地做的調查所得,每年到10月份左右要報統計資料的時候,各鄉秘書都要請相鄰的鄉吃飯,互相打聽對方要報多少。一般的做法是既不能報得太高,也不能報得太低,因為太高會招人妒忌,太低又顯得在各鄉中太落後,所以如何上報是一種「政治藝術」。

各個鄉會將統計數字上報縣,縣又會將數字作一番「適當的」調整,再上報地,如是者一層一層上報到省,當中的人為誤差就會愈來愈大。

中國中央對於省上報的資料,也會酌量調整。2003年2月份,中國國家計委政策法規司司長曹玉書在接受廣東《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時也說「中國統計資料的不真實是大家都知道的,如果中央訂的指標是8%,那麼省裡報的就是9%,到了縣裡就是10%至12%,他們的標準是一律按照省裡報的砍掉兩個百分點,然後定成8%。」

在眾多省市自治區之中,經濟實力及政治地位相若的地方互相比較GDP的情況較為明顯。以四個直轄市為例,首都北京市和天津市 2004年上半年GDP的同比增長極之接近,分別是15.4%及15.9%。由於北京市正為2008年的奧運作準備,GDP高速增長實屬正常,但天津市的增長速度比北京市更快,則是一個頗為出人意表的現象。

在中國其他省份也同樣出現明顯的比較現象。2004年上半年首四個GDP最高的省份分別為廣東省、山東省、江蘇省及浙江省,這四個省份的GDP同比增長分別是15.1%、15.2%、15.1%及15.5%。這四個省份不但經濟實力相約,在地理位置上也極為接近,當中山東省、江蘇省及浙江省更是三個相連的沿海省份。

除了經濟實力最強的地方會互相比較之外,全國GDP最差的三個地方也明顯有互相比較的現象。全國GDP排名最差的地方是西藏自治區,GDP同比增長是11.9%,接著是青海及寧夏回族自治區,GDP同比增長同樣是12%。

省份和省份之間的相互比較,令GDP的數據出現誤差及人為的調整,做假情況也會變得普遍。GDP做假較為嚴重的,要數原安徽省副省長王懷忠,安徽省每年向中央上報的GDP增長是年均增長22%,比中央公布的GDP增幅高出一倍有多。

除了虛報GDP之外,各省市自治區GDP的高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政績工程」及「形象工程」支撐的。那些由地方政府的官員投資,但效益極低的工程,就是「政績工程」,這樣的工程在中國到處都是。

王懷忠在1993年當上阜陽地委副書記,多年來一直靠「政績工程」扶搖直上。阜陽機場從1995年動工到1998年完成,耗資從預計的6000萬追加到 3.2億。2002年阜陽機場旅客吞吐量一共為920人次,每條航線的年度財政補貼高達400萬元,加上190多名員工的工資和龐大的運轉、折舊費用,虛有其表的「大機場」成了地方財政沈重的包袱。據估計,王懷忠的一系列「政績工程」使阜陽到期財政負債達20多億元,相當於目前財政可支配收入的5倍,至少透支了阜陽其後10年的財力。

雖然這些「政績工程」對經濟沒有任何好處,卻令王懷忠官運亨通,在官場上步步高陞。1993年當上阜陽地委副書記、行署專員後,兩年之內就升任地委書記(次年撤地改市後成為市委書記),而當上市委書記僅3年之後又一下成為安徽省的副省長,平均兩年多升一次官。王懷忠最終因虛報GDP而「落馬」,2004 年10月12日因貪污在濟南被施以死刑。

另一例子是珠海市長梁廣大前幾年投資接近50億修的珠海機場,一年吞吐量還不足相距不到5分鐘航程的香港機場一個月的吞吐量,但是在計算GDP增長率時,這種形象工程是算進去的。

中國國內學者劉軍寧於香港媒體撰文指出,由於經濟發展快的地方官員升遷得快,而貧窮落後、發展緩慢的地區,幹部的升遷機會較少,這是導致地方政府非理性投資的根本原因,所以中國各地均出現高能原及原料消耗但效率極低的投資項目。

中共建國以來GDP增長了十幾倍,但資源消耗卻增長了四十多倍,每5%至7%的投資才能拉動1%的GDP增長。為此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去年提出了「宏觀調控」,以打擊高消耗但低效益的工程。

固定資產投資是拉高GDP最快的途徑,固定資產指的是基建設施,當中以道路、房地產及機場為主,當中很大部分的工程就是「政績工程」。宏觀調控在今年四月開始見效,這些低效益的固定資產投資將會首當其衝受到最大打擊。換言之,官員單靠「政績工程」以拉動GDP增長的做法,已經受到宏觀調控制約。在未來的統計數字中,那些低效益的固定資產投資將會減少,反映出來的GDP將會較為真實。

由2004年開始,全國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已由一月份的53%下降至六月份的31%,全國省分的固定資產投資速度也有明顯下降的趨勢,相信是宏觀調控的效果。

值得留意的是,東部是全國各地最富裕的地區,當中的固定資產即基建設施是全國最完善的,但是在2004年上半年裡,東部地區的固定資產投資高達12601 億,比中部地區及西部地區的總和8843億高出1.5倍。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地方較為落後,但基建設施卻遠遠落後東部地區,全國各地發展不均的情況非常明顯。

在眾多省市自治區之中,以天子腳下的北京最為克制,固定資產投資的的增長速度低,增長速度也下降得很快。在中央強調「宏觀調控」的時期,首都北京可謂十分「政治正確」。北京在一月至二月的固定資產投資較去年同期上升53%,到三月的累計升幅已經下降至31%,直至六月更加下降至 18%,體現了中央領導層「節儉辦奧運」的理念。

雖然中央政府已經表明GDP不是唯一一個考核政績的指標,但是,在目前的情況下,GDP仍然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升遷準則,所以,各級官員仍然不惜透過高消耗以追求高GDP增長。

在東部的省份之中,以河北省的固定資產投資增幅最高,2004年上半年仍然錄得 38%的強勁增幅,其次是福建省、浙江省及山東省,分別錄得36%、34%及31%的增幅,一率高於全國的平均增幅31%。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官員,應該盡量避免高消耗低效益的工程,落實高效率的政績,方為爭取升遷的上策。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