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全球競爭力排名下降11位 中國究竟差在哪裡?

 2003-11-13 17:4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全球競爭力報告並不僅僅描述國家現在的經濟水平,而且還致力尋求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中國在技術和公共機構質量方面的欠缺,說明中國經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重要的不是排名,而是排名說明的問題。」11月6日,世界經濟論壇首席經濟學家、全球競爭力項目部主任盧佩斯.克拉柔博士在上海這樣對採訪他的新華社記者說。

克氏這句話是針對中國在世界經濟論壇日前公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中排名下滑而引起的討論說的。在這份世界102個國家和地區的最新排名中,我們看到,中國的增長競爭力排名由去年的第38位下滑至今年的第44位,商業競爭力排名同比由第38位後移至第46位。總體上,中國的全球競爭力排名下滑了11個名次,由去年的第33位跌至今年的第44位。

關注商業競爭力

這似乎與中國欣欣向榮的經濟發展帶給人們的印象不吻合。因為,即使是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也沒能擋住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腳步。因此有學者就質疑全球競爭力報告並未準確地描述中國經濟狀況。

或許有這種可能。但更大的可能還是中國經濟自身的問題。其實,全球競爭力報告已經給出了問題的答案。正如克氏在上海所表示的,全球競爭力的最終排名主要參照兩個指數,即增長競爭力指數和商業競爭力指數。前者重在分析全球經濟長期穩定的增長潛力;後者在意政策穩定、法律、社會機構和宏觀政策對國家經濟增長前景帶來的影響。而這兩個指標又是根據宏觀經濟指數、技術指數和公共機構質量這三項標準來衡量的,從而對一個國家的競爭力作出評判。

從上述三大指標來看,中國在宏觀經濟環境方面得分比較高,位列第25,這說明中國政局穩定、通脹率低,宏觀環境優勢明顯;但其他兩項指標的名次分別為第65位和第52位,因而使得中國的最終排名落到後面。

進一步分析,從技術方面看,雖然中國過去在技術上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於我們重單純模仿而不重創新,所以,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並未縮短。為此有學者驚呼,中國在幾乎所有產業都喪失了原創力。話可能說得過重,但提高技術的競爭力的確是我們面臨的一大問題。不過,當前對我們來說,更應關注的是商業競爭力的下滑。與同是發展中的大國印度相比,中國的商業競爭力排名差距進一步拉大。印度商業競爭力今年排名是第 38位,中國(第46位)落後印度9位,而去年只差一位(印度是第37位,中國是第38位)。在商業競爭力指數的兩個子指標「公司運營與戰略的成熟度指標」和「國家商業環境指標」上,中國排名也都出現了下滑,從而導致商業競爭力跌落了7位。

提高政府治理效率

以前我們把政府治理效率的好壞高低,簡單地等同於經濟增長,經濟增長快,說明政府治理效率高。事實上,這是一個誤區。政府治理效率,要看經濟增長,更要看政府實行的公共政策以及對產權的保護。在上述影響商業發展的14個不利因素中,在被調查的中國企業家裡,有17%的人認為,在中國開展商業活動面臨的最大問題因素是獲得金融支持難。其次是低效的官僚機構、政策缺乏穩定性、腐敗,後三個因素都與政府活動有關,是影響企業家做生意很重要的問題。

一些學者認為,目前經濟生活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政府行政干預的自由裁量權過大,和政府的自我授權。以人們反應最為激烈的行政審批為例,政府部門為什麼樂於搞行政審批,原因無非是這樣能夠帶來好處。

我們說,在一個不規範的市場環境中,需要政府進行相應的規範管理,但有些人和組織卻假借政府的名義和權力,通過行政手段來干預本應由市場做的事,目的只是為自己牟利提供機會,用經濟學的語言來說,這被稱為「設租」,是為「尋租」而設置的。其後果便是滋生腐敗。

而這種「設租」現象之所以又層出不窮,大概是因為政府部門在市場化日益推進的過程中,一些職能日漸交給市場去處理了,但這些職能部門卻依然存在,於是它要生存,便必然會想方設法借規範管理之名巧立名目,為本部門甚至個人謀取利益,這時候,行政審批的權利價值就體現出來了。根據專家的研究,行政許可證的權利價值相當於同該權利有關的年收入的15%至20%。這就是經濟生活中行政審批過多過濫的原因所在。

所以,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才會在最近召開的中國改革論壇上,一針見血地指出:「今天中國改革的重點已從提高企業的活力轉變為提高政府的活力。」

的確,政府的改革已經成為重中之重。但轉變政府職能卻是一項複雜而艱鉅的任務。還是以行政審批為例,據新華社報導,在行政許可法實施後,一些地方在行政審批上玩起了類似「一項審批權」的「數字遊戲」,箇中原因,除了來自傳統體制及其觀念的影響外,最重要的是部門利益的影響。

長期以來,由於行政審批的累積,使有的部門形成了一些可見和不可見的利益,特別是在轉型時期,由於兩種體制並存、各種利益交織,這些部門既以行政管理部門的面目出現,又以一個特定經濟領域的代言人面目出現,因而漸漸地也具有了自己獨立的利益。可以說,法律法規和政府規章確定的行政審批,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某些部門獲取自身利益的依據。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直接目標是精簡相當數量的行政審批事項,與之相應的部門利益也將隨之削除。

眾所周知,利益都是剛性的,欲通過精簡行政審批項目來削除部門利益其難度可想而知,特別是在公共財政體系建立之前,一些行政審批給有的部門帶來的好處是實實在在的。

問題已經很清楚,正如溫家寶總理所說,一腿長一腿短是站不穩的,僅有經濟體制變革的單腿改革已經不能再持續下去,經濟體制改革必然需要政府體制改革這另一條腿來相配合。所以,繼續推進政府管理體制改革很有必要,要通過改革增強政府辦事效率,要繼續提高政府行為的透明度和可問責性,保持政府政策的一致性和連續性,加大力度控制腐敗的蔓延勢頭。

由此看來,全球競爭力報告並不僅僅描述國家現在的經濟水平,而且還致力尋求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中國在技術和公共機構質量方面的欠缺,說明中國經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這背後,關鍵在於改革政府的管理體制,提升政府的競爭力。筆者以為,這就是克氏所謂的「問題」之意義所在。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