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伊銘:胡錦濤的國際觀及其他

 2003-10-31 15:3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對泰國、澳洲和紐西蘭的訪問已經結束。在胡錦濤出訪之前,境外媒體預測他將面臨兩大難題:一、美國總統布希將親自施壓,力促人民幣升值;二、澳洲、紐西蘭的民權團體、法輪功組織、藏獨組織將舉行大規模抗議活動,令其尷尬。結果,整個出訪過程無風無浪,而且處處主動,突顯他駕馭外交事務的能力。

風采勝布希一籌

  布希在開始亞洲行之前,曾向國會和製造業人士信誓旦旦,要「解決人民幣幣值問題」。然而,在會晤後會見記者時,胡錦濤和布希都未提到人民幣匯率問題。當晚,美方透露說,中美已達成共識,同意設立專家小組討論人民幣匯率和中國金融問題。

  在人民幣幣值問題上,日本、澳洲均選擇沉默以對。日本副財長甚至說,中國有權根據本身利益制訂適當的貨幣政策,其他國家無權干涉。澳洲外長唐納亦明確表示,支持中國的匯率政策。日、澳倒向中國,除了自身經濟利益及地緣政治的考慮之外,與北京的外交手段及胡錦濤的個人魅力也大有關係。

  在這次出訪中,胡錦濤受到國際社會的尊重也是前所未有。例如,在曼谷,胡錦濤有九場雙邊會晤,只有中美峰會是在布希下榻的凱悅酒店舉行,其他八場都是在胡錦濤下榻的香格里拉酒店舉行。泰國作為主辦方,亦安排胡錦濤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作第一場主題發言,同樣顯示了對中國的特別好感。

  與此形成對照的是,布希顯得比較低調。他沒有像胡錦濤一樣舉行大型記者會,而只是在拍照間隙與幾名白宮記者交談。

  在布希訪問澳洲之後,胡錦濤也抵達悉尼,兩人均在澳洲國會發表了演說。雖然場外有藏獨分子及法輪功學員示威,但與布希遭遇議員當面抗議、演說不斷被人打斷以及場外數以千人示威比較起來,胡錦濤受到的抗議顯然要溫和得多。

  甚至連《紐約時報》也認為,胡錦濤的表現使布希的澳洲之行黯然失色。胡錦濤在澳洲議會的演講內容沒有侷限在經濟問題上,他還強調中國正在拓展與各國的外交和文化關係。相比之下,布希的講話侷限於反恐戰爭。兩人的最大差別表現在風格上:胡錦濤親切友善,布希孤傲冷淡。

  值得指出的是,在APEC會議上,胡錦濤首次闡述了中國的國際觀,即有關安全的三點主張:一、在加強相互信任的基礎上保持亞太地區穩定;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措施;三、相互開放多邊貿易體制的市場。他亦首次提出「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方針,呼籲發揚「大家庭」精神,實現共同繁榮。這些觀點與江澤民時代相較,沒有本質的不同,但卻更為清晰,善意蕩漾。

  最值得注意的是胡錦濤發表的有關臺灣問題的主張。就在臺灣民進黨舉行公投大遊行的前一天(即10月24日),胡錦濤在澳洲國會發表了嚴厲的反台獨談話:「我們會盡最大努力保持台海地區局勢的和平,我們會盡最大努力爭取以和平的方式解決臺灣問題。但是,我們絕對不容許台獨。」

  胡錦濤用「爭取」以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的說法,實際上意味著北京不排除以武力對付臺灣。胡錦濤在接任中共中央對臺工作小組組長職務後,一直主張對臺政策「在不失原則立場下盡量寬鬆」,並且曾明確表達「以經濟促統」的統一大方向,立場相當溫和。然而,隨著陳水扁政府不斷丟出「一邊一國」、「公投」、「制憲」等走向台獨的動作和談話,兩岸敵對情緒已然被挑起,北京當局已不再視之為單純的「選舉語言」。

不再問「誰是胡」

  一年多以前,胡錦濤作為國家副主席訪問美國時,西方媒體普遍發出「誰是胡」(Who is Hu?) 的疑問。但今天,沒有人再提出如此愚蠢的問題。胡錦濤已躋身於大國領袖行列,在國際舞台上舉足輕重。在曼谷舉行的亞太經合峰會上,他不僅用自己的語言和行動,向世界展示了一個大國領導人沉穩、開放和富有人性味的形象,而且也使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進一步提升。

  如果說胡錦濤是APEC會議上最受關注的領袖之一,那麼,中國則是此次會議最受歡迎的國家。據一項有150名曼谷商界人士參與的調查顯示,中國在APEC21個成員中,所得肯定票達到76%;第二名是日本,位居第三的是美國。

  與5月底出訪歐洲時的拘謹和靦腆形象不同的是,胡錦濤在曼谷給人的印象是溫文爾雅、坦誠熱情。在澳洲國會發表演說時,雖然未能如布希那樣揮灑自如,有強烈的個人色彩,但卻是沉穩從容,充滿自信。

  胡錦濤的表現當然還不是盡善盡美,表情或可更放鬆一些,個性或可更張揚一些。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隨著時間的推移,國際社會將會看到更具領袖魅力的胡錦濤。


(聯合早報.文發自紐約 )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