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溫家寶親港府而遠民意的香港行

作者:劉曉波  2003-07-03 13:4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七月一日,既是中共生日慶典,也是香港回歸六年慶典,更是港人發動反23條大遊行的日子。

值此特殊日子,中國總理溫家寶首次訪問香港,不但帶去了中央政府對香港的經濟優惠政策,而且盡顯平民總理的從政風格。然而,歷經三朝且步步高陞的溫家寶,深諳中共的統治戒律,他為香港經濟送上了「大禮」,大談香港的經濟振興,而完全迴避政治問題,對港人最關注的23條不置一詞,正如中共在大陸只搞經改而擱置政改一樣。所以,溫家寶的親民情懷,只能光顧淘大花園、威爾斯親王醫院、工地、碼頭、廣場(商場)、交易所和大學 ,而無法直接面對港人的反對性民意,更不能惠及七月一日的反23條大遊行。

十四年前的八九運動的高潮時期,在5月19日發布戒嚴令前的那個凌晨,溫家寶倒是有過一次直接面對反對性民意的親歷,他陪同趙紫陽前往天安門廣場,我也在北師大的絕食棚中聽到了趙紫陽的最後聲音:「我們老了……你們還年輕,來日方長。」現在,沒有人知道,當時身為中央辦公廳主任的溫家寶,對絕食的學生、對由他攙扶的趙紫陽,對這位有良知的總書記告別政壇的講話……有著怎樣的感受?

胡溫體制亮相百日,其親民形象受到各界的好評。當年陪同趙紫陽去廣場看望絕食學生的經歷,也成為海內外看好溫家寶的原因之一。溫家寶也應該記得,當年輕的大學生以殉難的激情絕食在天安門廣場時,香港也出現了聲援八九運動的百萬人環港大遊行,可謂港人的空前之舉。而且,十四年來,每逢六四忌日,港人都要點燃祭奠亡靈的幾萬點燭火。今年,五萬點燭火燃燒的,是「平反六四、反23條」的激情。

可以說,當下香港,反對23條是港人的主流民意。儘管有港府的阻擾和北京政權的脅迫,但從啟動23條立法的第一天起,反對之聲非但從未停止,反而愈演愈烈,波及面越來越廣,香港各界無不對港府執意要立此惡法表示反對,甚至連平日裡反對街頭政治的「保守紳士們」(如法律界),也在溫和的手段用盡之後,選擇了走上街頭;即便是平日裡親大陸的媒體(如明報),也加入到反23條的最後衝刺中。為此,鳳凰衛視的時事評論員曹景行,還指責《明報》不負責任地煽情。現在,8名議員已經開始100個小時絕食抗議,還將有10-20萬人上街遊行。由此可見,23條多麼有違民心。

所以,港人對溫家寶此次來港的期待,起碼是希望他在出席完回歸慶典之後,還能多停留幾小時,即便不能像十四年前那樣直面民意,不敢與遊行隊伍親密接觸,也該在一定的距離之內,感受一下港人強烈反對23條的民意。

無論溫家寶多麼想用經濟大禮和親民作風來贏得港人的民意,但在骨子裡,他不敢直面香港的真正民意。要不然,溫家寶的行程安排,決不會正好與大遊行錯過。由此可見,中共高官的親民,至多是俯身傾顧和為民作主的救世主姿態,不可能具有尊重民意的現代政治文明風範。恰恰相反,一向懼怕民間的置疑和反對的中共政權及其高官們,決不敢直接面對反對性民意,更不可能對反23條的民意做出正面回應。而對民意的驚懼,既是獨裁政權的本性,也是高官們的從政品德。

在如此根深蒂固的權力恐懼之中,溫家寶首次香港行,也就只能以「親港府而遠民意」告終了。

2003年7月1日於北京家中

《觀察》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