癩蛤蟆可致人死亡

據金華晚報報導,9月9日,浙江金華市發生罕見的食物中毒,一名兩歲的女孩因食用蟾蜍死亡。

  當天上午7點多鐘,婺城區湯溪鎮兩歲女孩鄒某吃了一隻她奶奶水煮的蟾蜍(已去頭和皮,但含有蟾蜍卵),大約15分鐘後,鄒某發生噁心、嘔吐等症狀,她奶奶見狀就給她餵喝開水,而鄒某仍出現多次嘔吐並伴腹瀉。中午12時左右,鄒某被送到湯溪鎮湯溪村衛生室搶救,被該診所診斷為秋季腹瀉,在接受了相應的治療後,鄒某回家。下午3時左右,家屬看鄒某病情不但未減輕反而加重,將其送至位於湯溪的婺城區第一人民醫院就診,但為時已晚,因搶救無效,鄒某於下午4點多鐘死亡。

  婺城區衛生監督所、區疾控中心和金華市衛生監督所接到報告後,先後趕赴湯溪鎮展開調查。根據臨床症狀、治療狀況及鄒奶奶曾將含卵蟾蜍餵給鄒某食用等情況,初步確定這是一起因食用蟾蜍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當地衛生部門提醒:蟾蜍有毒,兒童對蟾蜍毒素的敏感程度大於成人,15歲以下的兒童宜忌用。(邵建偉)

  新聞資料

  蟾蜍俗稱癩蛤蟆,常有人食用。其耳下腺、皮膚腺內有含蟾蜍毒素的白色漿液,稱蟾酥,人體吸收後可引起心、腦、肝、腎及肺損害,對迷走神經有興奮作用。其卵也有毒性。

  蟾蜍中毒後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水樣便等胃腸道症狀,並伴有頭痛頭暈、嗜睡、四肢麻木以及心悸、心律失常等表現。蟾蜍毒汁污染眼部可致結膜炎,甚至失明;污染皮膚可致皮炎。

  蟾蜍中毒後應立即飲濃茶或溫開水,然後誘導催吐;眼部、皮膚染毒後可用溫開水或紫草汁沖洗;休克者應取平臥位,頭稍低;呼吸抑制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經上述緊急處理後宜急送醫院救治。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