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捐獻遺體也得開後門——高尚無門?

 2002-07-26 07:5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我們的生活中確實存在著這樣的納悶和無奈:有人想做一件好事甚至很高尚的事,卻並非心想事成,如果他不具備鍥而不舍、不怕挫折的耐心和度量甚至具有開後門的能力和條件,他很難實現自己那高尚的心願。

  舉一個例子吧。南陽西峽縣雙龍鎮有個叫董國獻的殘疾人,十多年癱瘓在床,之所以現在還活著,得益於父母、鄰居、親朋、鄉鎮部門、新聞單位的關心、鼓勵及物質上的幫助。他是一個有知識、有血性、重情誼的人,極想在已沒有多少時日的生命失去之前,想辦法對社會做一點回報。除了自己的身體之外,他一無所有,當他從報紙上得知許多醫院的研究機構都缺乏解剖用屍體時,就決定把自己的遺體無償捐獻給醫院。但他沒有想到,這是一件非常難辦的事情。

  從去年起,他陸陸續續給全省各級的幾十家醫院寫信表達自己的心願,希望得知捐獻的程序和辦法。雖然他每一天都在等待著回音,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一年時間過去了,竟然沒有一家醫院給他回信或打電話。前不久,他又給我寫信,希望我能為他開個後門--到省會的醫院走一走,找到領導講個情,了卻他的心願,否則他死不眠目。

  想高尚,也得開後門,你說這可悲不可悲?

  醫院缺乏解剖用屍體這是真的,但為什麼會缺而不急呢?我想了很久,當我把自己設想成一家行政事業單位的收發員進行換位思考後,才有了答案。現在,如果寄信人在收信人一欄只寫上單位名稱,不寫具體的收信人,那幾乎就是一封死信,它往往是在收發室或哪個辦公室的桌子上放上幾天,如果沒人拆,就被扔進了垃圾筒。董國獻身處伏牛深山,大醫院的人一個都不認識,更不說院長書記了,他只能寫上「某某醫院收」這幾個字,幾十封信就這樣石沉大海了。單位裡的人為啥不拆這樣的信?很簡單,因為信上沒有他的名字,那肯定不是他的家人、親屬、朋友和熟人,不會耽誤自己的私事。雖然信裡面說的可能是公事,那也不一定是我的事,讓愛拆的人去拆吧。

  退一步說,如果來信寫著某家醫院某個具體人的名字,信確實被這個人拆開了,內容被這個人讀到了,那會怎麼樣?我覺得那也不會怎麼樣,不說無關緊要的事了,即使這封信對單位的工作、業務開展很重要,比如可以得到一具急需的屍體,但只要這具屍體不是自己或親朋目前特別急需的,他也不一定馬上向領導回報或馬上回信瞭解情況,公家事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誰插手誰就得處理到底,誰就要多操心多幹活,而多幹活未必就能多發工資。相反,你把這封「天知地知我知」的信壓了起來或隨手扔了,也決不會有人過問,因為單位都沒有建立嚴肅有效的對來信進行登記、處理的督辦機制。既然不會影響獎金和晉升,他為啥要自找麻煩?

  可見,報紙上說的「醫院屍源不足」,那只是單位的不足,集體的不足,研究機構的不足,而不是單位內某個職員的不足,但極其不幸的是,所有單位、集體又都是一個個單獨的職員組成的,所以,聯絡、談判、簽約、接納、處理等接受捐獻屍體過程中這一碼子麻煩事,就成了有形的個人不想做、無形的集體沒法做的事情了。

  董國獻的後門能不能打開,試驗後才能知道。不過我更關心的,是社會上和董國獻一樣的想高尚卻高尚無門的李國獻張國獻們,如果聽任這樣的現象長期積累,受到傷害的只能是高尚的本身--它將變得越來越稀有。

凱迪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