輟學率高達30% 福建農村中學生厭學現象嚴重

記者日前在福建省三明、南平、寧德等地採訪時發現,農村中學生輟學率一直居高不下,平均達10%左右,有的地方高達30%,。分析原因,主要是中學生「厭學」。

伴隨著家庭經濟因素影響的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學生「厭學」率的升高,目前已佔總輟學率的80%左右。三明、南平、寧德三地教育部門的有關領導都承認,農村中學生「厭學」率正呈逐步上升趨勢。他們認為農村中學生厭學因素是多種多樣的,最突出的有五個方面:一是學生天生就厭學的,這佔輟學學生中比例不足10%;這部分學生一般先天素質不高,學習成績都排在最後,很小就對學習產生厭倦感。二是新「讀書無用論」抬頭。國家取消大中專畢業生統配制度後,許多農村中學生認為無關係網,大中專畢業後就業難,不能做「官」,讀書前景無保障,還不如早點出來打工。受這種因素影響的佔總輟學率的30%左右。三是學校教學觀念滯後,許多地方還把升入重點高中人數多少作為衡量鄉鎮中學辦學的重要標準,絕大部分的學生在無休止的考試評比中覺得壓力過大,迫使一部分升學無望的中學生喪失了學習的自信心,厭學、棄學情緒日濃,受這部分因素影響輟學的約佔35%左右。四是學校教學條件和質量差。一些貧困地區政府幾乎無資金投入鄉鎮中學用於教學設備的添置和更新,陳舊的設備無論是數量還是品種都無法滿足學生學習的最低需要,加上教師隊伍素質不高,學生花了錢學不到應有的知識。五是學校管理跟不上,生活條件差,安全不能保障,也使一部分學生產生厭學。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