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沈志华教授发表演讲(图片来源: 网络/微博截图)
【看中国2024年12月26日讯】“中共武力攻台的困境”!看似很能够鼓舞台湾民心士气的主题,竟然是一位大陆学者在台湾所发表的演讲重点,不过他一开场就表明“今天谈的是历史⋯也不回答跟当前政治有关的任何问题⋯”;然而,他稍后也隐晦的说到,内容仍对当今的台海局势有借鉴作用,“你们就自己研究吧?”
上个月底,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邀请中国华东师范大学沈志华教授发表演讲,内容是他当时尚未发表一篇论文,探讨“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的那一段历史。在台湾,我们当然更关注当年心怀“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毛泽东,为何没有一鼓作气完成他的“春秋伟业”?
其中必然有台湾现在可以汲取的重要参考,是战略层面的意图改变?还是战术层面的能力限制?
先剧透沈教授的部份研究结论:战略上,中共的意图无可置疑,但显然跨海作战,跟他们从东北一路南下、跨过长江的陆地大兵团作战,大大不同,中共没有能力执行必要的战术,因而限制了他们的意图。不过,事情没那么简单,其中还夹有国际强权的博弈,更值得今日台湾思考。
我们先来看沈志华教授所提供的一段背景资料:
1949年3月15日新华社评论: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注意,此时国共内战尚未结束,中共尚未建政;6月份,国民政府把276.5万两黄金与2,346.9万两银元已经运到台湾跟厦门。6月18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下:死守台湾。同时紧急在台澎修建永久防御工事,筹备陆海空军。
1949年6月21日,中共提出:年底发动解放台湾战役;7月21日改为:1950年夏季夺取台湾;12月15日又更新为:1950年9-10月进攻台湾。
虽然一延再延,但显然没有放弃,只是口气更加保守了,1950年3月22日再调整为:1951年春季以后发动进攻台湾战役。
其间,中共在1949年10月1日宣布“建国”,似乎还对统一大业很有信心,后来发生什么事了呢?
发生了一场关键的“小”战役:10月24日,共军发动攻占金门行动,却在3天后成就了国军战史的“古宁头大捷”,此役让缺乏作战船舰运送兵员、以及战机提供空中掩护的中共,了解到跨海作战的困难,只能望海而兴叹。
不过,冷战史与朝鲜战争史专家沈志华教授的所谓“困境”,非此也。
毛主席怎么办呢?当然是向一路扶持他的共产国际扛坝子–苏联–求助,“土八路”出身的毛泽东,一辈子第一次出国,到莫斯科解决仅靠战略决心所不能解决的实际困难。1950年6月24日中共海军评估,进攻台湾需要作战船舰137艘,战斗机和运输机338架;而当时中共能够作战的船舰只有33艘,可以使用的飞机只有104架。
推动战后国际“雅尔达体系”的史达林考量为何呢?
史达林先表示同意支援中共,但仍考虑要保有苏联在远东的战略利益,包括在中国的旅顺、大连与“中长路”-苏联从满洲里进入中国,穿越东北到达海参崴的一段铁路。史达林也担心台海爆发战事,会给美国势力进入远东的借口,同时又不放心“新中国”也许倒向美国–虽然毛泽东早在1949年6月30日就宣布“一边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中国虽是大国,此时却是弱国,毛泽东心心念念“解放”台湾,又希望与苏联签定同盟条约,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国际关系主轴是大国政治,美、苏二战时是盟友,此时已成为对手,冷战格局正在形成中,美国的态度,又牵动史达林的战略选择。美国对于台湾又是什么态度呢?
毛泽东人还在莫斯科,1950年1月5日,美国杜鲁门政府经过幕僚们讨论,公开表明不干涉“国共内战”。同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公开演讲,宣布美国的“太平洋防线”,不包括朝鲜半岛与台湾。这等于默许中共拿下台湾;蒋介石表示“听天由命”。
毛泽东虽然看到攻台的绿灯亮了,但是他在莫斯科努力两个多月,不能中断,终于在2月14日“迫使”史达林签下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中结成同盟,当然引起美国对于苏联在亚洲扩张的忧虑,可以说这纸条约改变了美国原本放弃台湾的想法。毛泽东无法鱼与熊掌兼得拿下台湾及与苏联结盟。
按照沈志华教授搜集的文件,中苏结盟虽然是双方基于战略安全的共同选择,但是期间史达林并不满意毛泽东的一些作为,确定决定不支持毛攻台–原先同意后也没有提供实质的军事物资。
苏、中之间有些历史与民族矛盾也许隐隐作祟?沈教授的论文中,没有讨论这一部份。
艾奇逊的演讲,也鼓舞了北韩金日成,6月25日,南北之间(没有隔着一道海峡的)韩战先爆发了,美军直接参战,中共也就只能放弃武力统一台湾的企图了。毛泽东后来承认:“解放台湾和沿海蒋占岛屿虽然属于我国内政问题,但实际上已变成了一种复杂严重的国际斗争”。
以上主要集中在1950年的这一段冷战初期历史,对于我们现在判断中共武力攻台的可能性,至少有以下几点心得可以参考:
当年,发动跨海登陆作战需要扎实的海军与空军战力,现在台湾海峡依然存在,解放军也正在努力发展海军与空中作战能力(包括军机与飞弹),而且完全靠自己,因为苏联老大哥已不存在了。
国际间,弱小的命运,取决于强权的战略考量。二战后是美国与苏联对峙,现在是美国与中国争雄,夹在其中的小国,能做的似乎很有限。
美国保护台湾与否,有可能因为领导人与几位高阶官员的论争改变而变动。此时,美国即将从拜登过度为川普(特朗普),可能触动新的变局。
强权大国重视的是他们自己的国家安全,远方的小国,对他们来说,只是战略纵深的前延据点,或大棋盘上的棋子。
美国曾经抛弃过台湾,当时是基于对前苏联与中共的合与分之判断。现今美国仍然对于共产势力的扩张保持警觉,虽然变成中共较强大,俄罗斯较弱小,但中俄并未准备结盟,美国国内也未放弃分化中俄的战略。一切仍有可能。
可能性,取决于国家综合实力的相对优劣。
(本文为《上报》独家授权《看中国》,请勿任意转载、抄袭。原文链接)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