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大V、时评人多伦多方脸(本人提供)
【看中国2024年12月13日讯】(看中国记者尹华报导)2024年即将过去,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总结这一年的中国经济,那就是“糟糕”。这一年,中国经济持续下行,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普遍下降,内外经济环境愈发艰难。展望2025年,经济复苏的可能性如何?是继续下滑,还是能够找到转机?自媒体大V、时评人多伦多方脸在最新评论中指出,2025年中国经济将迎来关键考验,习近平的新计划经济模式将面临现实的检验。尽管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刺激政策,但这些政策能否改变颓势,依然存疑。
2024年的经济困境:产能过剩与内需不足
多伦多方脸首先总结了2024年中国经济的最大问题集中在产能过剩和消费不足两个方面。这一现象不仅限于传统制造业,还深刻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行业,导致严重的市场失衡。
产能过剩的出现,与中国政府多年来推行的“新计划经济”息息相关。在2015年后,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过去依赖廉价劳动力驱动的经济模式不再可持续。习近平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政府引导,大力扶持高科技行业,推动“供给侧改革”和“中国制造2025”计划。
然而,这种模式带来了政府主导的产能扩张,而不是市场驱动的需求增长。在电动车和光伏等行业,政府通过补贴和贷款推动企业大规模扩产,结果是产品供过于求,而内需增长乏力,导致市场严重失衡。
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埃雷罗指出,中国仅占全球消费的15%,但其GDP却占全球的18%,制造业占比更是达到30%。如果单看居民消费,中国在全球居民消费中的占比甚至不到10%。
这一不均衡现象的根本在于中国经济长期依赖投资和出口,而忽视内需。政府虽多次提出“扩大消费”的口号,但实际行动更多集中于刺激生产,导致国内市场消费能力始终疲软。居民消费不足使产品积压,通货紧缩压力不断加剧,形成恶性循环。
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不仅影响国内经济,还对全球市场造成了“负和博弈”的冲击。中国以极低的价格大量出口电动车、光伏设备和钢铁等产品,扰乱了全球市场,导致欧美等传统制造强国受到冲击。
中国电动车行业是典型的“高产低效”代表。尽管中国电动车在销量上遥遥领先,但绝大多数企业长期亏损,依靠政府补贴勉强维持。与此同时,欧洲和美国的传统汽车制造商也因中国产品价格过低而陷入生存困境,纷纷要求政府出台保护措施。
因此,欧盟和美国先后对中国电动车和相关零部件征收高额关税,俄罗斯和巴西等国也开始对中国汽车配件和钢铁加征关税。这些举措从贸易角度反制中国的“倾销策略”,令中国出口雪上加霜。
许多人将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解读为地缘政治对抗的结果。然而,多伦多方脸指出,这种看法忽略了经济利益层面的冲突。无论是特朗普、拜登还是普京,他们的经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对中国倾销行为的经济回应,而不仅仅是政治竞争。
如果中国继续推行当前的计划经济模式,以低价产品冲击全球市场,各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将进一步升级。到2025年,全球范围内对中国的“经济围堵”将愈演愈烈,中国的出口环境将更加恶化。
2025年的前景展望:自我调整还是强硬对抗?
他提出,面对内外压力,中国在2025年的经济发展面临两条道路:要么进行经济模式的自我调整,提升内需与消费水平;要么继续推行计划经济,进行强硬的国际对抗。
方案一:自我调整与结构性改革
第一种可能性是,中国政府开始反思当前的经济政策,通过改革提高居民收入与消费能力,扩大内需。这意味着需要:
-终止行业补贴,将资源转向民生领域,如医疗、教育和养老,减轻居民负担,释放消费潜力。
-降低税收与社保成本,让居民手中有更多可支配收入。
-推动市场自由化改革,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允许市场自发调节供需。
如果这一模式得以推行,中国的经济或许能走出当前的困境,实现从“出口导向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
方案二:继续计划经济与强硬对抗
另一种可能是,习近平政府坚持现有的计划经济模式,继续加大政府干预力度,通过出口与外贸对冲产能过剩问题。这将包括:
-加大出口补贴,以抵消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关税压力。
-货币贬值,通过人民币大幅贬值,增强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贸易报复措施,对欧美国家实施报复性关税与出口管制,进一步激化国际贸易冲突。
然而,这一策略可能导致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对抗升级,使外贸环境更加恶劣,令经济增长前景愈发渺茫。
变革与风险并存的未来
2025年将成为中国经济的关键转折点。如果中国政府选择进行深度改革,通过刺激消费与内需,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中国经济可能迎来一线转机。然而,若坚持计划经济的旧有模式,试图通过贸易战和经济对抗来化解内部危机,经济困局将进一步加深。
多伦多方脸强调,中国经济的未来,不仅取决于国际市场的变化,更取决于习近平政府能否做出实质性的经济政策调整。只有摒弃旧有的计划经济思维,推动真正的市场化改革,才能为中国经济寻找出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