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揠苗助长”暗藏的一大警示(组图)

 2024-05-26 19:32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揠苗助长”指拔苗以助其成长,反而让苗枯死了。
“揠苗助长”指拔苗以助其成长,反而让苗枯死了。

年少时,阅读到“揠苗助长”这一则成语故事,只笑古人笨拙不懂科学没有才能。当有了一定的人生历练之后,豁然从生活的困扰中明白了“揠苗助长”典故道理,这其实是古人看到了一些问题的症结,特意通过故事的形式警示后人。细细思来,传统文化中总潜伏古人对后世的劝勉和启示,且都起到直点关键,同时能生动有趣的将大智慧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典故出处

“揠苗助长”典出《孟子‧公孙丑上》: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宋国有一个人,担心所种的苗长不高而去将它拔高,疲倦无神地回到家,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生长了!’他儿子赶快跑去一看,禾苗都枯死了。其实天下不帮助禾苗生长的人是极少的。认为〔锄草〕没好处而放弃不做的,就是偷懒;用拔苗的方式‘帮助’它生长,非但没有好处,反而伤害了它。”

简而言之,“揠苗助长”指拔苗以助其成长,却反倒害得苗枯死。此成语比喻使用不当的手段以求速成,结果不但没有获得益处,反倒产生了害处。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评注

其实,“揠苗助长”这则成语跟成语“过犹不及”阐释的是同样道理:过分与不及都偏离了中道。其内涵不在于做事如何恰如其分的务外,而在于内心充实佛性和去除魔性的守正不移。过分或不及之行为源于内心中魔性的扰动。这种扰动有时借助或披着堂皇正确、积极向上、助人行善的内在动机或堂皇借口,但方式或手段上的强力作为或不作为,则暴露出其隐藏于深处的魔性之恶。

“揠苗助长”与成语“过犹不及”都在阐释一类道理:过分与不及都偏离了中道
“揠苗助长”与成语“过犹不及”都在阐释一类道理:过分与不及都偏离了中道。(以上图片来源皆为Pexels)

评析

元代胡祗遹在《恒斋记为医者宋和之作》中说道:“人肖天地以生,然而动辄悖德,悖德则且不能悠久者,意必固我以贼之,揠苗助长以害之,异常出奇以扰之。惟宁静冲淡,不务外、不矜夸,中道而行,其庶几焉!”这里讲出了“动辄悖德”的道理,唯有宁静恬淡、中道而行、随其自然的心态,循序渐进的做好自己的本分,该锄草时锄草,该浇水时浇水,才不会“异常出奇以扰之。”

宋代吕本中在《紫微杂说》中阐释:“学问功夫,全在浃洽涵养蕴蓄之久,左右采择,一旦冰释理顺,自然逄原(逢源)矣。非如世人强袭取之,揠苗助长,苦心极力,卒无所得也。” 其中“浃洽”一词用在这里极为精妙,其词义中“普遍沾润”的解释非常贴切。如同给久旱的农田浇水要彻底浇透的意思。做人、修心与这里所说的“学问功夫”是一样的道理,不可能走捷径、一蹴而就,“全在浃洽涵养蕴蓄之久。”因此,就需要不停的积聚正(善)能量,当热量足够大后,自然能熔化一切坚冰,水到渠成、自然逢源。而强袭取之、揠苗助长、苦心极力,最终仍将“卒无所得也。”

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对 “浩然之气”的解释是:“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意思就是:这种气是道义汇聚而产生的,又用这种气来辅助道和义;而缺乏它,道和义就没有力量了。由此可以看出孟子对道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颇,道怎么会需要其所产生的浩然之气来增加力量呢?也足以证明这种浩然之气已经有些偏离道了。而增加的所谓“力量”也必然是强袭取之或揠苗助长之强力,而非浃洽涵养蕴蓄的正(善)能量之热力。

(文章取自:王舍微〈寓言成语评注:揠苗助长〉)

責任编辑: 初新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