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黑洞发威 中国社会融资规模首次下降(图)


中国社会融资(社融)规模环比减少了近2000亿元人民币。(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4年5月13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国央行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社会融资(社融)规模环比减少了近2000亿元人民币,这是该指标首次出现下降。目前M2(广义货币供应量)超过300万亿元人民币,但是,中国经济堪忧,流动性黑洞已经形成。

中国社会融资规模首次下降

彭博社根据中国央行5月11日发布的数据计算,4月份社会融资规模环比减少了近2000亿元(人民币,下同)。这是自2017年开始提供可比数据以来,该指标首次出现下降,反映出融资活动的收缩。

按照中国央行定义,社会融资规模(即社融)是指一定时期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考察经济领域信贷和流动性的一个广泛指标。

4月份金融机构新增贷款7310亿元,低于预期的9160亿元。贷款余额同比增速由3月份的9.2%,小幅回落至9.1%。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Bruce Pang)表示:“政府将很快发行超长期政府债券,因此5月和6月的信贷扩张可能会弥补这一波动。”

今年迄今为止,政府发行债券的速度低于预期。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上个月的政治局会议上呼吁,加快发行特别主权债券和地方政府特别债券——这是基础设施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北京当局计划今年发行1万亿元特别国债。

中国央行则强调,市场不应只关注过去几个月信贷的绝对增速,理由包括改善信贷结构,使新兴产业获得更多金融支持。中国央行在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信贷扩张放缓仍足以支撑经济。

彭博社认为,4月份货币供应量M1(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部分企业活期存款)同比下降1.4%,这是商业活动低迷的迹象,这是两年多来首次下降。家庭中长期贷款(抵押贷款的代表)4月份萎缩,反映出房地产市场疲软。而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较上年同期减少,凸显投资需求疲软。

报道指出,中国最高领导人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暗示有更大的政策刺激空间。中共政治局4月底誓言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决定了银行必须储备的现金数额。

北京当局还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支持力度,房地产市场一直是经济和信贷增长的主要拖累。

M2(广义货币供应量)超过300万亿元

中国央行发布的数据同时显示,4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已经达到301.19万亿元,同比增长7.2%。狭义货币(M1)余额66.01万亿元,同比下降1.4%。

中国央行政策司司长邹澜此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直言,目前广义货币(M2)超过300万亿元,总体看,当前存量货币确实已经不低了,信贷需求跟以前相比有所转弱,各方面对(这种)变化有认识和适应过程,一些银行在内部考核上还有“规模情节”,超过了实体经济的有效融资需求;部分企业借助自己优势地位,用低成本贷款融资买理财或转贷给别的企业,主业不赚钱金融反而成为主要业务,这就容易形成空转和资金沉淀,降低资金使用效率。

邹澜称,相关部门将加强对资金空转的监测,完善管理考核机制。

对于高速增长的M2,中国知名官方经济学家樊纲提出了流动性黑洞的说法,意思是无论投入多少钱,都不能对经济复苏产生明显的作用。

去年年初,北京当局放松疫情管控政策后,中国经济出现短暂的复苏之后很快呈现出疲态,官方公布的许多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出现了四十年来罕见的全面疲软的状态。实际上,中国失业率持续上涨、海外订单不断减少、企业大批倒闭、房地产等主要行业持续低迷,社会消费疲软,通缩迹象越来越多。曾经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所谓三大引擎--投资、出口和消费全部熄火。

而且,长期以来,许多观点都认为M2成长和通胀呈现正相关,但中国M2持续增长,现实中感觉不到通胀,反而有通缩现象。经济界认为,经济增长和通胀本质上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及其流转速度(即货币转手次数)。而它们眼下的运行轨迹,正在指向经济衰退。北京当局需要提出更多支持政策,才有可能带动经济走出通缩。

通货紧缩(通缩,deflation),本意为货币流通数量减少,但也指整体物价水平持续下跌的经济现象,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概念。通货紧缩时,会使无急迫需求与耐用品的消费延后,造成消费支出收缩,影响商家与企业的营收,并反过来造成消费力持续下降,形成恶性循环、经济衰退。

中国央行还要释放流动性

中共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提出,主要是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

会议提出,要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确保基层“三保”按时足额支出。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从会议表述来看,中国央行还得降准。

降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简单来说,存款准备金是指银行要将存款的一定比例交给央行来保管,而存款准备金占银行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降准之后,银行等金融机构有更多资金可以运用。

中国央行2月5日正式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约1万亿元中长期流动性,与2023年两次降准幅度0.25个百分点、单次释放长期资金5000亿元左右相比,此次中国央行降准力度加倍,凸显北京当局对经济的强刺激措施。

此次降准大约释放1万亿元的货币。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考虑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的因素,理论上最终产生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将达到8万亿元。

对于未来,有专家对中国大陆媒体表示,中国央行还将综合运用多种工具投放流动性,保障政府债券顺利发行。“目前市场预计二季度或迎来政府债券发行密集期,尤其是特别国债也可能启动发行。”

M2包含一般企业的与民众活期存款,加上流动性较低的定期存款等,为广义货币供给量。M2超过300万亿元,这么庞大的数额令中国民众议论纷纷,钱都在哪里?

对此,中国民众深感忧虑,有人发布评论直言,央行一直采取货币宽松,或许不是单纯为刺激实体经济,更大程度是维持债务滚动,“M2的背后是高达350万亿以上的债务”,央行释放货币和M2扩张,很大程度也是资金空转和显性债务存续,至于是否能缓解隐性债务、房企和弱不禁风的金融机构压力,值得深思。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央行发行的货币数量越来越多,不断采取宽松货币政策目的是刺激投资和民间消费,但效果非常有限。政府不断增加货币供给,但对利率的影响有限,民间的投资和消费不会有大幅度扩增。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