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媒称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这把火烧得更旺一些。(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4年3月5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两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官媒称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这把火烧得更旺一些。中国经济步履维艰,当局仍需要民营企业出力,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已经启动,但是,近年来国进民退的现象愈发严重,民企运营艰难。
“两会”召开 民营经济被聚焦
3月5日和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分别在北京开幕。
“两会”是对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多数政策都会在“两会”期间公布。
“两会”召开之际,民营经济再次被聚焦。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刘结一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各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聚焦解决实际问题.....民营经济前景可期,民营企业大有可为。”
3月4日,中国官媒背景的第一财经发表社论称“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这把火烧得更旺一些”。
文章称,民营经济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眼下,发展民营经济的热度已经有了,实际效果还需继续提升,为此,就要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火烧得更旺一些。”
文章表示,既要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具体现实问题,也要解决深层次问题。具体现实问题包含但不限于如何切实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如何解决在参与科研项目等方面受到不公平待遇问题等。“前段时间,某市曾爆出民营企业向政府讨要工程款,企业负责人被以涉嫌寻衅滋事逮捕的新闻.....提醒人们,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具体现实问题不能雷声大、雨点小,要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民营企业的痛点,一些政协委员也有建议。
“当前,现存政策在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执法公正司法、中小企业账款拖欠治理等民营企业核心关切问题上,以及在执行的力度深度上,仍然还有所欠缺,”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工商联主席俞建对《华夏时报》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近年来受到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影响,民营经济活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他建议,可以对重点行业头部企业建立“一对一”“点对点”的绿色沟通机制,“一企一策”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同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特殊时期的金融和资金支持,不在特殊困难时期抽贷,在新增贷款和发债担保增信方面给予支持。此外,产业调整政策出台前多征求相关方的意见,避免对行业和相关企业造成大的冲击。
中国经济通缩再加剧 习近平对民企提要求
中国国家统计局2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份,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连续第四个月处于通缩区间。与此同时,1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也出现下降。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是度量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综合反映居民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涵盖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它用品及服务等8大类、268个基本分类的商品与服务价格。
有分析师警告说,需要推出力度更大的刺激计划来恢复信心。上海保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的首席经济师张智威对法新社表示,“中国需要迅速采取积极的行动,避免消费者对通货紧缩的预期固化带来的风险。”
《华尔街日报》2月8日报道认为,数据表明,通缩比许多经济学家所预计的更为严重,这增加了中国可能陷入更长期物价下跌的风险,而物价下跌趋势持续时间越长就越难逆转。
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贸易政策与经济学教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前中国区负责人普拉萨德(Eswar Prasad)说,2月8日的物价数据和其它一系列疲软的经济信号“预示着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隐患重重的时期”。
在经济数据发布的当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等党外人士,提及经济状况,以很不平凡形容2023年,表示中国顶住外部压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并称,“放眼全球仍然是风景这边独好”。
习近平并提出3点希望,特别点名全国工商联,要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坚定发展信心,共同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启动
综合中国大陆媒体2月22日报道,中国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21日共同召开的立法工作座谈会明确,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已经启动,立法进程将加快。
座谈会提到,“聚焦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执法公正司法......”。
多位专家表示,“立法保护民营经济,凸显国家对民营经济保护的制度安排和法治保障.....对民营经济主体合法权益尤其是民营企业家人身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随着中国经济复苏乏力,北京当局再次不断表态支持民营经济。2023年7月,北京当局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9月在国家发改委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11月央行、金融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12月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不过,外界对此有不同看法。
旅美经济学者夏业良在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表示,中国民营经济遭到政策的长期打压,通过专项立法来补救政策的缺陷并不能挽回民营经济的信心。“我不认为这是诚心诚意的,这种做法是非常愚蠢的、打压民营经济几年之后,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它已经看到目前的经济形势非常糟糕,知道自己之前做过头了、做错了,但没有办法回到从前了。”
夏业良进一步分析说,不仅是中国民营企业家对政策的连贯性没有信心,外国投资者也对中国市场失去了信任。中国头部教培机构新东方在遭受政策打压后,经历了沉痛的转型。但近期北京当局又再次进行政策转向,从打压变成扶持教培行业。“没有基本的法制保障,所以谁都不敢继续投资和经营。这种朝三暮四、颠倒黑白、想一出是一出的做法,让大家对中国的政府及法制环境没有任何信任可言。”
美国民间机构“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认为,对民营企业家而言,并不需要通过专项立法来获得保护,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最关键在于落实各项基本法律,变人治为真正的法治。“好好把现有法律落实到实处,把政府无限膨胀的权力关回笼子里”。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