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白名单涉3218项目 烂尾楼现二次伤害(图)
购买到烂尾楼的业主们正在遭受二次伤害。(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4年2月7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2月7日,中国住建部发布信息,房地产融资白名单已向商业银行推送超3200个项目。如何救楼市被舆论关注,而购买到烂尾楼的业主们正在遭受二次伤害。
银行业收到3218个房地产融资项目的白名单
中国住建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2月7日发布信息称,各地加快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向本行政区域内商业银行推送,满足房地产项目和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26个省份170个城市已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提出了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并推送给商业银行,共涉及房地产项目3218个。商业银行接到名单后,按规程审查项目,已向27个城市83个项目发放贷款共178.6亿元(人民币,下同)。
中国住建部强调,在第一批房地产项目名单中,84%的项目属于民营房企和混合所有制房企开发的项目。
在此之前的1月12日,中国住建部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及时研判本地房地产市场形势和房地产融资需求,协调解决房地产融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中国官媒新华社报道称,目前房地产企业现金流紧张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市场需求,一个是企业融资。为此,前不久出台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一项关键目标就是要解决融资问题。因此,这个白名单简单理解,就是以在建房地产项目为融资支持对象的名单。“这样做可以满足项目开发建设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项目正常开发建设交付,从而帮助市场信心恢复,改善市场预期。”
业内认为,白名单的配套要求不容小觑,对银行究竟给予房企多少支持作出了下限规定:
房地产开发项目必须处于在建施工状态,包含短期停工但资金到位后能马上复工,并能建成交付的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具有与融资额度基本匹配的抵押物或者抵押担保;房地产开发项目已明确拟申请贷款的主办银行,并接受贷款资金封闭管理;房地产开发项目预售资金未被抽挪,或被抽挪的资金已及时收回;房地产开发项目初步制定了贷款资金使用计划和完工计划。
房地产和金融的风险高
据路透社2月2日报道,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股份制银行企业贷款经理表示,在“白名单”机制下,银行将优先考虑风险控制,而不是将坏账记入账簿。
该名经理还说,“白名单”上的首选项目预计主要是那些国有企业开发的在建项目,由于资金雄厚,这些项目被认为是更安全的选择。
香港高等法院上周对中国房地产巨头恒大集团作出勒令清盘的决定,进一步使房地产销售前景蒙上阴影,并使银行态度更加谨慎。恒大的清盘凸显了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债务水平的绝望,并使开发商被挡在全球借贷市场之外,银行不愿向陷入困境的房地产行业提供新的信贷。
更多的利益相关者是为数众多的中国大陆烂尾楼业主,据多家中国媒体估算,恒大集团留下的烂尾楼达到162万套,涉及600万业主。
据英国BBC中文报道,59岁的郭天然(化名)在2021年初购买了位于恒大位于河南省的楼盘,房子为126平方米,一共花了82万元,还有一个7万元的车位。
恒大“爆雷”之后,她购买的楼盘就已经停工。2023年疫情防控放开后,依然没有开工。她介绍,后来政府推出“保交楼”政策,当地政府、恒大以及业主开协调会,“我也去过一次,然后我们这些倒霉的业主可多了。建了三个微信群,每个群都有快500人,我们称为维权群。”
她说:“早都没人指望恒大了,都指望政府出面,毕竟这么多人,不可能不管吧。”
中国楼市问题的规模令人望而生畏。根据日本金融服务机构野村证券估计,中国约有2000万套未完工的预售楼,资金缺口达到3.2万亿元。
烂尾楼的伤害扩大
近日,中国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2023年底,3500亿元的“保交楼”专项借款绝大部分已投放到具体项目。
据中国住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保交楼专项借款项目总体复工率达到99.9%。截至2023年末,350万套保交楼项目已实现交付超300万套,交付率超过86%。
那么真实的楼盘交付情况怎样?中国媒体“凤凰网风财讯”2月3日报道,对上海、郑州、重庆、甘肃、江苏、云南等省市的楼市和楼盘进行观察发现,伴随数百条政策在一年半的时间内陆续加码,各地停工烂尾楼盘逐渐进入复工状态。但在此过程中,“保交楼”项目二次停工烂尾、强制交房、降标减配等维权事件仍不时发生。
例如,郑州盛润运河城壹号院楼盘持续停工了四年。“直到2023年保交楼政策出来,楼盘复工了,却工程进度缓慢、建材严重减配。高价房还不如安置房!”业主感叹。
看到因减配而维权的购房者,连房子都收不到的张晓(化名)甚至想过,“哪怕减配也认,至少房子在手。不像自己现在,既要还银行月供,又要付房租。”
张晓只希望房子能够盖起来,有个安身之处。从2023年初至今,楼盘的施工进度缓慢,偌大的工地只剩下少数工人“做样子”。
数亿元的“保交楼”资金到底用在了哪里,张晓等买到烂尾楼的业主至今也没弄明白。
像张晓一样,楼盘进入“保交楼”名单却仍难逃“二次停工烂尾”的业主并不少。
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律师从司法实践的角度解读到,保交楼不等于不会烂尾。部分楼盘即便有纾困基金介入,也可能出现资金不足以支撑项目完工、资金被挪用于其它项目或偿债等情况。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