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老人在圣诞前夜乘着由驯鹿拉的飞天雪橇派礼物给小孩子们。(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根据西方的传说,圣诞老人(Santa Claus)在圣诞前夜乘着由驯鹿拉的飞天雪橇派礼物给小孩子们。圣诞老人从烟囱爬进屋内,留下给孩子们的圣诞礼物。
圣诞老人的雪橇有几只驯鹿呢?我们看到的各种图片里数量都有不同,画多少只的都有,但是我告诉大家,真正的答案是:圣诞老人总共拥有十二只驯鹿,一边六只,而且他们还都各自有自己的名字:
第一只叫做Dasher,猛冲者
第二只叫做Comet,彗星
第三只叫做Cupid,丘比特
第四只叫做Dancer,跳舞家
第五只叫做Kirm,卡姆
第六只叫做Prancer,跳跃
第七只叫做Vixen,雌狐
第八只叫做Donner,荷兰语中的雷
第九只叫做Blitzen,也是荷兰语,闪电
第十只叫做Fireball,火球
第十一只叫做Olive,橄榄
第十二只叫做Rudolph,鲁道夫
圣诞老人(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每到圣诞季节,我们便可在商场听到各种圣诞歌曲,其中播放的最多的歌曲之一便是红鼻子鲁道夫(Rudolgh the red-nosed reindeer),歌中唱的就是那只叫鲁道夫的驯鹿,因为长了一只发光的红鼻子而受到小伙伴的嫌弃,鲁道夫自己也感到很沮丧,但圣诞老人却偏偏选中了他当领队,因为它明亮的鼻子像灯塔一样穿透迷雾,不论遭遇到什么样的雨雪风霜,都不能阻止它们前进的步伐。
You know Dasher and Dancer and Prancer and Vixen
Comet and Cupid and Donner and Blitzen
But do you recall
The most famous reindeer of all?
Rudolph the Red-Nosed Reindeer
Had a very shiny nose
And if you ever saw it
You would even say it glows(发光)
All of the other reindeer
Used to laugh and call him names
They never let poor Rudolph
Join in any reindeer games
Then one foggy Christmas Eve
Santa came to say
"Rudolph,with your nose so bright
Won't you guide my sleigh tonight?"
Then how the reindeer loved him
As they shouted out with glee(高兴)
"Rudolph the Red-Nosed Reindeer
You'll go down in history"
姜子牙的坐骑有多强?
虽说很多人都知道为圣诞老人拉雪橇的是驯鹿,但也有人错误的认为是麋鹿,而且由于在欧亚和北美大陆北方的广阔森林和苔原,生活着好几种大型的鹿科动物,分别是马鹿、驼鹿和驯鹿,所以大家稍不注意就会傻傻分不清,是不是总觉得鹿们都长得差不多吧⋯⋯
首先要强调的是,给圣诞老人拉车的不是麋鹿,很多人都把这一点搞混了。麋鹿本是中国的一个特有物种,它其实就是古书中说的“四不像”: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但又既不是马,也不是鹿,更不是骆驼或驴。
麋鹿曾经分布在从东北到华南的各种湿地,但到汉朝时已经为数不多了。到元朝时,蒙古士兵将麋鹿捕捉运到北方的皇家园林里以供游猎。到19世纪时,在自然界已经灭绝,只剩下养在北京南苑内一群麋鹿,大约有200-300头。
麋鹿(图片来源:Pixabay)
时间到了1866年(清同治五年),有一位叫大卫的法国传教士谭卫道(Armand David 1826—1900)在北京皇家猎苑发现了重新“发现”了这些麋鹿,将其带回欧洲,一时间整个欧洲都轰动了。为了纪念大卫神父,后人将麋鹿命名为“大卫神父鹿”(Père David's deer)。
法国传教士、博物学家阿曼德·大卫(Armand David 1826—1900)。(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别看大卫只是个传教士,他还是一位见多识广的动植物学者,三年后他又在四川宝兴县邓池沟首次发现了一种以前闻所未闻的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大熊猫(Giant Panda),他的发现再一次在西方引发轰动。
鹿角椅起源于公元1631年。是年八月,皇太极在大凌河战役中猎得一大鹿,将此大鹿之角当作吉祥之物带回沈阳,命工匠制成鹿角椅,以兆吉祥。此后,清朝多位皇帝效仿之,逐渐成为皇宫“家法”物件。清朝乾隆年间,鹿角椅制作技艺流出皇宫,民间逐渐流传开来。第一次见确实惊艳 pic.twitter.com/Q66P1bvumQ
— 发财陈(互fo) (@chandlerchan14) February 15, 2023
但不幸的是,由于水土不服,大卫传教士带过去的麋鹿相继死去,幸亏当时担任伦敦动物学协会主席的英国11世贝福德公爵倾囊相助,凭借私人财力将剩余存活的麋鹿全部购回,搜集了18头,圈养在自己家族名下的沃本修道院庄园中,该物种才免于灭绝。到了20世纪80年代,爵士的后人分两批向中国捐赠了38头麋鹿,麋鹿这才算是出口转内销,重返故土……
姜子牙(图片来源:Dharma/维基百科)
看过《封神演义》的一定还记得,姜子牙的坐骑就是一头四不像(麋鹿),此物本是阐教圣人元始天尊之骑,后赠给玉虚门下的弟子姜子牙伐纣所用,是封神榜中众神仙所用神兽之首。
这头四不像有多强呢?它上可飞入九重高天,下可踏遍四海九州,速度之快三山五岳之间眨眼便到⋯⋯(原文:鳞头豹尾体如龙,足踏祥光至九重;四海九州随意遍,三山五岳刹时逢。)
高大威猛的马鹿与驼鹿
北美还有一种大型鹿科动物叫elk,其实正确的叫法是:加拿大马鹿。它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鹿科物种之一。
马鹿(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早期欧洲探险家在北美洲发现加拿大马鹿时,因其体型比他们所熟识的欧洲马鹿要大得多、比较像是驼鹿,就用了欧洲对驼鹿的称呼来命名它,取名为“elk”。
那么欧洲马鹿又长成啥样呢?它们体型稍小,而且背上都有褐红色的毛,所以动物学家又把它叫做红鹿(red deer)、赤鹿、八叉鹿。
红鹿(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也因此,本来的马鹿被欧洲人叫成了驼鹿,所以北美人就给北美驼鹿另外取了个名字叫moose。
其实最好辨认的就是驼鹿(moose),因为他们的角就像两把铲子,平着往外长的。而背部高耸,所以有点“驼”。
驼鹿(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它可是全世界体型最大的鹿科动物。成年公驼鹿加上鹿角高达3米,体型比一头成年棕熊还要庞大。据说,最重的驼鹿能达到800公斤,被很多人称为森林之王。
在阿拉斯加和北极地区,驼鹿是比熊更危险的动物,每年驼鹿造成的伤人事故比熊还多。横穿马路的驼鹿还时常引发交通事故,很多车子都被直接踏扁了,或者整个儿撞碎了。
One of the all time great voice overs. pic.twitter.com/kmtDjOwiAc
— jamie (@gnuman1979) December 24, 2023
拉雪橇的一定是驯鹿!
真正替圣诞老人拉雪橇的是驯鹿。驯鹿在英国叫reindeer,其中的Rein/rān/就是缰绳、驯服的意思,所以会叫驯鹿。驯鹿体型比麋鹿小,是最容易驯化的鹿种之一。
驯鹿的角比较好看,所以有很多美国家庭喜欢在家中客厅最显眼的位置里悬挂驯鹿角做成的标本。
驯鹿角。(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在美国每到圣诞季,都有很多女生会在头上戴驯鹿角的装饰发夹:
驯鹿角的装饰发夹。(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有的甚至还会给自己的爱车戴上呢!
汽车上的驯鹿角。(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但在美国,野生的北美驯鹿却有另一个英文名字,叫做caribou,这个词起源于加拿大法语 caribou,字面意思是“爪子,抓挠者”,因为它会用蹄子踢开积雪来吃苔藓和草。
所以,请大家不要再认错了。我们来勾勒驯鹿的外貌:长着珊瑚形状的角,脖子上有像白色的胡须一样的长毛,短短的尾巴……
驯鹿(图片来源:Adobe Stock)
驯鹿聚居于北极和亚北极地区,常在北欧的极光里作为背景,是北极象征之一。我想这也是北极来的圣诞老人选它来拉雪橇的原因吧。
最容易分辨的梅花鹿
梅花鹿(Sika deer)相对来说就最容易分辨,不至于傻傻分不清。其名称来源于它们在夏季身体上的许多白斑(在冬季梅花鹿的斑点并不显著)。梅花鹿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如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地。
梅花鹿在中国是濒危物种,但在日本的亚种却被大量繁殖,尤其是日本三大古都之一的奈良县,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游客专程前来奈良“观鹿”。
各位以后有机会去日本奈良,一定要去亲自体验体验哦!
日本奈良鹿(图片来源:Adobe Stock)
词汇总结:
milu 麋鹿
Père David's deer“大卫神父鹿”(西方称麋鹿)
elk 加拿大马鹿
red deer 欧洲红鹿
moose 北美驼鹿
reindeer 驯鹿(英)
caribou 北美驯鹿(美)
sika deer 梅花鹿
antler 鹿角
【作者简介】老哈利是国内拥有15年教龄的英语讲师,国内人事部三级翻译,曾在国内一线英语培训机构任职,也曾是一家英语培训机构的创始人,现旅居美国加州,他将从“美国实用生活英语”、“英语词源趣谈”、“美式英文发音宝典”、“英美文化漫谈”、“听歌学英语”、“英美姓名探幽”、“美国品牌故事”等多个方面和不同角度,带您一起走进英语学习的小天地,让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增长知识,增强英语沟通能力,深度了解西方文化。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