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23年12月15日讯】今年已进入最后一个月,正常经营的企业都在做明年的预算,部署明年的工作。
笔者认识的一家民企制造业是500强企业,今年的预算利润达成率预计为60%,明年的利润目标和今年原定目标一样。这意味着明年利润要比今年增长2/3。
问他定目标的依据是什么?这位企业家想了想,说:“为了凝聚方方面面的信心”。
问有多少把握?他回答:“过去能估计个七七八八,现在不确定性很大。但大家没有一个目标,可能连今年的利润也守不住。”
他们今年没有实现利润目标,主要因为市场需求不足。地方政府希望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但如果这样做,其实是在生产库存。他们目前的开工率还可以,有百分之七八十,周边最低的只有百分之三四十,有的产线甚至停了。
地方政府还希望他们加大投资。他们在服务业方面做了些投资,但对制造业扩张很谨慎,“现在的市场,产品每个月都在跌价,一投资就面临亏损”。
问了更多企业的情况。感觉制造业更卷,服务业复苏相对更明显。一般企业更卷,龙头企业优势更明显。
有新能源车企告诉说,他们两个月前就“防御性裁员”了,不是企业现金储备不够,是担心明年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所以要早做降本动作。
今年初,光伏组件价格约为每瓦1.8元,11月初国家能源集团的集中采购,竟然出现了每瓦0.971元的报价(不算运费)。有行业龙头表示,光伏组件跌到每瓦1元是非理性价格,这个价格下,全产业链都很难盈利。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硅业专家也说,按目前的技术标准,组件价格如果低于每瓦1.1元,企业就很难盈利。
房地产不景气的波及面依然很大,悲观预期仍在发酵。据克而瑞统计,百强房企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操盘金额41567.4亿元,同比降低11%。有家居业上市公司表示,很担心2024年的新开工、新房销售、竣工数据等数据继续下滑,这样整个行业的增长预期都会受到压制。
钢铁和房地产强相关。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协会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的营业收入为4.66万亿元,同比下降1.74%;利润总额621亿元,同比下降34.11%,平均利润率仅为1.33%。
服务业的数据则相对好看不少。根据品橙旅游发布的数据,A股54家文化旅游相关公司,今年第三季度有46家营收同比实现增长,43家企业实现盈利。其中景区类公司13家盈利2家亏损,航空机场类12家公司全部盈利。在海外上市的携程和华住,业绩都非常好。
消费品行业总体稳定,强者恒强。从饮品看,今年前三季度,贵州茅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9.09%,青岛啤酒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5.02%,伊利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36%。农夫山泉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3%。
从白电看,前三季度,美的、海尔智家、格力的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3.27%、12.71%、9.77%。
“新三样”龙头的表现异常抢眼。比亚迪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9.47%,宁德时代归母净利润增长77%。车企表现总体良好,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前三季度沪深两市22家汽车整车上市公司总营收同比增长20.9%,合计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39.5%。
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现在和动的东西(车)相关联的行业,日子要大大好于和不动的东西(房地产)相关联的行业。
的确是行行都在卷。要么是龙头冠军,要么是专精特新,要么有高性价比,要么有极致体验,要么护城河足够深,要么有新技术路线或新商业模式,否则日子都很难。
即使是行业领军企业,如果负债过高,过去几年产能扩张过猛,导致目前开工率不足,风险也很大。
我们曾经有过高歌猛进、春风拂面、满眼风口的阶段,那是顺风期,增量期,但顺风期养成的习惯、路子往往也会成为后来的包袱。从竞争强度看,现在是逆风期,本质原因是需求不足,导致供给侧内卷加剧,但逆风也意味着更大的磨砺,就像冬泳一样。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不想跑步,才更要跑步。和自己的惰性做斗争,先斗赢自己,才是战胜对手的前提。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