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里,中国服装巨头Shein通过频繁更新品类繁多的廉价服装,把“快时尚”的概念成功地灌输到全球年轻人的心中。(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3年11月12日讯】为了激发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在今年的“双十一”,中国的各大电商平台不约而同聚焦了“低价”这一最简单的主题。其实拼“低价”一直是中国电商,尤其是服装类电商的一贯做法。过去几年里,中国服装巨头Shein通过频繁更新品类繁多的廉价服装,把“快时尚”的概念成功地灌输到全球年轻人的心中。
然而,这些低价促销的廉价衣物,以及年轻一代“用后即弃”的做法,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也给环境带来的巨大的压力。在中国,在电商吆喝着换季、新款和多买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廉价衣物带来的问题,并且积极寻求解决方法–二手平台的兴起以及人们对闲置物品的交换和接受,正在悄悄的为环保打开一条新思路。
“快时尚”和“用后即弃”在中国很流行
在中国,虽然过去几年中曾经红极一时的快时尚国际巨头H&M,Zara,Forever21等纷纷在中国关店,但国产品牌和一些淘宝网红店依然是备受宠爱的对象。
生活在中国福建省的大学教师Vivi曾经也是“快时尚”的体验者。Vivi告诉美国之音,在淘宝网上受青睐的一些服装店,不一定有自己的品牌,但是拥有相当数量的追随者。“现在淘宝上有一些小店,类似那种有点像网红小姐姐做起来的。这种店更新的挺快,比如说一个月就出一些新品。但是她们不是一期上来卖多少件,而是预售。有些店火了以后,他家的粉丝要买到现货就比较困难,你要花多少钱变成VIP 你才有去抢的权限,等等。”
Vivi自己虽然很喜欢穿时尚的衣服,但并不算是个“每周一换”的疯狂买家。不过,她通过多年的网购体验观察到了很多人的消费习惯:“我发现这些店的用户,也就是那些年轻的女孩儿,她们穿衣服特别的浪费。每一季都想穿新的衣服,那么你去年这一季买的衣服就直接不穿了,我觉得是个巨大的浪费。”
“这些年轻的小姑娘,她不管收入是五千块,还是一万多,还是两万多,大家都想每个季穿上新的漂漂亮亮的衣服,然后拍照片,在社交媒体发布,然后照片里穿的衣服都是和之前照片里是不一样的,那服装的迭代就很快。”
绿色和平东亚分部项目主任刘华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如此评价:“按照我们原来对于潮流和换季的理解来讲,它可能是以年、四季为单位的,今年流行什么,明年流行什么。后来换季更像是春夏秋冬这种季节的变化。但是现在‘换季’的概念好像都是以周为概念了。”
“有些快销品牌其实是推动‘每周一季’,那就意味着它在不断的在推动公众改变自己对于潮流的跟随。坦率的说,如果每个消费者都养成这样一种消费习惯,那他购买的这些衣物或者其他日常消费品,就变成了一种非常非常短寿命的产品。而这些短寿命的产品毫无疑问就容易驱动频繁的消费、大量的购买和潜在的浪费。我觉得这不太利于环保。从宏观上来看,对全球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也带来了挑战。”
“快时尚”带来的垃圾处理的难题
据刘华介绍,纺织品的纤维经过使用之后,在回收环节一般不太容易保证“同级回收”,大多数不得不进入“降级回收”他解释说,降级回收,就是用这些回收的材料,来制造更低级更低端的产品。“因为它的物理特性其实是不太能达到好的产品的质量要求的。它的性能会下降,所以就不得不进入到降级回收这样一个链条去。”他说。
刘华说:“理论上来讲,我们可以实现不断的回收。但是从实际上来讲,真正能做到多次回收,甚至不断重复回收再利用的比例是非常低的。这就意味着产品最终也会很快的进入废弃和最终处置的环节。”
根据中国产业资讯服务平台前瞻网的行业报道,中国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以填埋和焚烧为主,但是由于用地紧张和二次污染的问题,填满方式开始出现瓶颈,近年来焚烧处理的比例开始上升,全国各地也纷纷新建垃圾焚烧厂。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年1月的文章称,2021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达到68.1%。
刘华告诉美国之音,从填埋转向焚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填埋土地的资源是有限的。“在一些大中城市周围,几乎是没有更多的空间去进行填埋处理了。另外,填埋有自身难以回避的问题,比方填埋所产生的渗滤液。填埋的生活垃圾,在填埋场会产生高浓度的,特别是富含很多有害化学品的液体。虽然说填埋场从要求上来讲,要做比较好的防渗漏的措施,但是确实存在风险。因为渗透液一直在填满场累积,防渗漏的措施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失效,那么周围的土壤环境,包括地下水,都有面临污染的重大风险。”
全球升温潜能则是填满方式失宠的另一个原因。“生活垃圾中进入到填埋场的有机废弃物,在填埋场厌氧的情况下,会持续产生甲烷这种温室气体。从全球升温潜能(GWP的角度来讲,甲烷比我们日常所说的二氧化碳的潜能更高。所以总而言之,填满都不是一个很好的处理方式。”
焚烧的处理方式虽然可以大比例的降低垃圾体积,但是碳排放量也相当惊人,所以刘华也认为这不是个理想的垃圾处理方式。他提到服装行业时解释道:“我们服装里头很大比例是化纤产品,这些产品的原始来源都是石化产品,做成化纤,做成服装,最终焚烧变成二氧化碳排放出去。所以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简单来说,我们把石化产品,石化材料,最终又烧掉,而且把它变成二氧化碳排放。所以总体来讲,填埋和焚烧这种低下的方式,都不是很推荐。”
垃圾焚烧产生的致癌物质二噁英以及在人口密集地区附近建立垃圾焚烧厂一直让焚烧垃圾的处理方式充满争议。2009年4月,上海数百市民以“散步”形式抗议了居民区附近的江桥垃圾焚烧厂的扩建。2016年,湖北省仙桃市数万市民上街游行,抗议市政府在居民区附近兴建垃圾焚烧发电厂。
Vivi告诉美国之音,她自己也觉得“快时尚”的兴起给环保带来更大压力。“我就是觉得她们那种穿衣服法太浪费了。这些网红店的衣服,质量肯定也不是特别好嘛,那你用的那些染料啊,牛仔这些,对环境的污染是很严重的。”
她笑言,和一个同事聊天时谈到快时尚不环保,结果对方直接答道:“你知道怎么最环保吗,不买最环保。”
年轻一代越来越接受二手闲置理念
对Vivi这种多年的环保践行者来说,既要体验时尚的快乐又不愿意浪费的解决之道,是上闲鱼这种闲置物品交易平台买卖二手服装。“那些小姐姐们换的都很快,她一季的衣服,比如西装外套这种,可能就穿个两三次,反正我是不介意。”
Vivi虽然在淘宝上长期关注一些网红店,但是她自己并没有耐心去“蹲守”着抢刚出炉的新品,而是等待第一批忠实买家淘汰后再买入。“我知道她们会把往年过季的,所谓的不是那么时尚的衣服弄到闲鱼上去卖。我不是那种衣服在当季开售的时候,在那老老实实蹲着,还要抢,我不是会费这些时间的人。我过一阵子想起来就去闲鱼上搜一下这个牌子,看看现在市面上大家在卖的有哪些,那我轻轻松松的帮她们回收一轮这个衣服。”
Vivi坦言,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穿别人穿过的衣服,环保理念目前在中国也还比较小众,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变得对二手文化更加接纳。“有时候我同事问我,你这件衣服在哪儿买的啊,哪个店啊,我就说,你甭找了,这个店没了,我都是在闲鱼上买的,然后我就顺便推介一下环保这个事情。”
Vivi介绍说,现在租衣服也发展成了新的业务。“最近我才听说的,有一个软件叫‘托特衣箱’,你每个月花几百块钱,他就给你送来几件衣服。这几件衣服可能是质量挺好的,中上价牌那种。但是你就完全是租,你不会拥有它,穿完又退回去。因为你买买买,其实对自己家里空间的压力也很大嘛。所以这个软件就是满足你穿上新衣服的愿望,同时不用去考虑要不要二手卖掉啊还是家里堆着。”
位于江苏南京的二手服饰卖家“玫瑰小姐”,因为自己平时喜欢囤货但是家里又空间有限,在闲鱼经常挂出自己几乎全新的服装售卖,如今已经拥有3700多名粉丝。 玫瑰小姐告诉美国之音:“如果没有这个闲置平台,我估计很多衣服都是直接丢掉了。所以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环保,减少了一点服装浪费,还回了一点血。”
和快时尚单品相比,玫瑰小姐更愿意高价购入经典款。“现在快时尚类的服饰,个人真的很不推荐,特别是在我大型断舍离以来,已经直接丢了特别多的衣服了,首先丢掉的就是那些快时尚类型、做工质量版型稍显廉价的。虽然这类衣服入手价格不高,但耐不住穿,材质、做工、版型各方面都不太ok,基本穿一两次就特别容易变形。还有人真的不需要那么多衣服。虽然我还是喜欢买漂亮衣服,但已经会考虑是否值得了。”
绿色和平的刘华也在近几年观察到了大家对二手闲置交换活动的热情。他告诉美国之音:“我偶尔也参与过类似的活动,包括有些企业不定期的会在内部组织类似的活动,比如闲置的交换,具体到服装的交换,我能感觉到每次都挺火爆的,这是我的直观感受。”
除了线下的活动,刘华也在线上的一些微信群里看到大家习惯于交流闲置信息。“我们那个闲置群活跃程度也蛮高,而且这个群还有个比较好的习惯,很多人在决定下单买东西之前,无论是服装也好,生活用品也好,包括电子产品,书籍啊,大家在下单之前,很多人会先在群里问一下。实在没有而我又等不了,再去买新的。”
“我觉得国内有些专注二手产品的电子平台的兴起,其实也能印证我在线下主观感受的这样一个总体的趋势。它让我们能把现成的东西,已经进入到消费环节、特别是闲置的产品,保留它的生命价值。它让我们减少因为分配不均导致的这种浪费,把资源更好的利用起来。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发展趋势。”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