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一个因素预示香港和中国难有大型抗争(图)


图为2019年反送中期间,防暴警察暴力对待年轻人。(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3年11月2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怀橘综合报导)香港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有学者认为,这一人口结构也影响社会民主进程,反送中运动失败就是由此所导致的。他说,年龄中位数超过40岁、青年比例低于20%的社会是很难实现政治转型的。而香港的年龄中位数超过44岁,青年比例不到16%,已进入“政治更年期”。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华裔学者易富贤31日在《美国之音》发表分析文章,从人口结构层面分析社会民主进程。他表示,15至29岁的青年具有生育能力和经济活力,同时他们也最具有政治热情。如果15至29岁人口比例超过28%可称为“青年潮”。

以台湾和韩国为例,两地的青年比例从1966年的25%上升到1980年代初的32%、31%的高峰。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65%以上。社会的表现是民间力量活跃、经济高速增长,民主热情高涨,民运、学运此起彼伏,所以两国在1987年完成政治转型,当时两国居民的年龄中位数只有25岁、26岁。

再看大陆,1989年大陆青年比例高达31%,年龄中位数低于25岁,当年发生了“六四事件”。但1989年新疆没有青年潮,社会相对稳定。直到2009年新疆出现“青年潮”,青年比例达到32%,年龄中位数低于26岁,当年就爆发了“七五事件”。

易富贤认为在一个年龄中位数超过40岁、年轻人比例低于20%的社会是很难实现政治转型的。他认为2019年的反送中运动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香港年龄中位数超过44岁,年轻人比例不到16%,香港已进入“政治更年期”。

他说,中老年人倾向安于现状,因此青年人口的下降自然就降低了整个社会的民主热情。中国大陆更是如此,过去3、40年出生的中国人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缺乏挑战权威的精神,在政府和父母的引导下成为 “小粉红”。其父母们要依赖政府提供社保、医保等社会保障,不可避免地要拥护政府。

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忽然离世,事件会不会引发另一场社会运动?对此,易富贤推测“不会”。

他解释说,1976年周恩来去世,引发“四五天安门事件”;1989年胡耀邦猝死,成为“六四天安门事件”的导火线。因此很多人推测李克强的死亡势必掀起另一场政治运动。他认为,现在的中国人口、经济结构和政治心态已经截然不同了,2022年11月抗议新冠清零政策的“白纸运动”半个月就戛然而止,当年大规模、具持续性的政治运动未必再次重演。

因为目前中国社会越来越僵化,导致僵化的原因很多,他认为有三条最重要:

一、人口结构严重老龄化。1996年“青年潮”就已退潮,2023年大陆青年比例只有17%,中位年龄超过42岁,2040将达到52岁;

二、大陆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例从1983年的62%降至现在的43%(国际社会普遍为60~70%),政府越来越大,社会越发散沙化;

三、中共杯弓蛇影,将一切“小乱”提高到政权安全的高度。

易富贤总结说,人口结构决定了中国今后将是“小乱不断,大乱没有”。对中共来说,需要担心的不是政权安全,而是老龄化和青年比例下降导致的社会僵化和活力丧失。

话题在香港讨论区引发热议。有香港网民认同表示,八九民运是中国政治转型的最后机会,错过了就再没有机会。同理,2019年是香港政治转型的最后契机,香港人已经竭尽全力了,用血肉之躯抵挡橡胶子弹、催泪弹、胡椒喷雾,甚至真枪实弹……该网民感叹,武力不对等,普通百姓和握有枪杆子、刀把子的中共对抗,最后肯定会败下阵来。

还有网民感触道,面对世界与香港的大变局,个人力量微薄,很难扭转乾坤,但自己和下一代的命运仍可掌握,“首先希望自己和下一代成为世界公民,不会腐化成小粉红。至于未来,希望曾孙可以看到香港独立的一天。”

香港老龄化问题严重,新生儿的出生率又是全球最低。早前联合国人口基金(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UNFPA)公布年度“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指香港每名女性的生育率为0.8,是全球最低。

但香港政府的数据比联合国人口基金的还要再低。政府统计处表示,2022年本港只有3.25万名婴儿出生,每1,000名女性仅有701名婴儿,生育率为仅0.7。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低生育率和移民潮等因素影响下,本港的年轻人只会越来越少。很多选择留在香港的中老年人虽然反对中共,但抗争情绪并不高昂。当年大批“勇武派”冲上街头对抗防暴警察的壮观场面难再上演。

但是,分析人士强调,如果中共坏事做尽,触怒到中国人的容忍极限,不排除安于现状的中老年人都会出来抗争。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