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透对方心理 助你洞察人际互动关键(图)
我们对他人的每一种回应都揭示了自己的“心理地位”,此概念能用来解释人际关系中的互动现象。(图片来源:Pixabay)
想像一下,你正在忙碌的一天中,突然有人对你说:“麻烦帮我一个忙,好吗?”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专业谘商心理师林萃芬在她的著作《从说话洞察人心》中,将其视为一个独特的窗口,让我们透过这个窗口,洞察我们内在的“心理地位”,以下有四种可能的反应:
选择“好啊!你要我帮你做什么?”属于“我好、你也好”的“心理地位”
“好啊!你要我帮你做什么?”这种回应代表了“我好、你也好”的心理地位。这意味着你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我好、你也好”心理地位:又称为赢家的心理地位,也是最具建设性的心理地位。既喜欢自己,也愿意分享自己;欣赏别人,也愿意接近别人,人际关系是开朗而亲密的。
选择“走开,你挡到我了。”属于“我好、你不好”的“心理地位”
“走开,你挡到我了。”这种回应代表了“我好、你不好”的心理地位。这可能暗示你觉得自己比对方重要,或者你对别人的需求感到厌烦。“我好、你不好”心理地位:属于傲慢与投射的心理地位,自认高人一等,内心常会看不起别人,喜欢操纵别人,总是觉得自己很重要,人际互动的时候多半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上则偏向摆脱别人。“我好、你不好”的人内心常会有“扭曲感受”,很容易生气或狂喜。内在想法往往是:“我要做给大家看,我办得到。”与人互动的时候,常会刻意凸显自己的重要性,证明自己是最优秀的。
选择“我应该帮对方做的更好。”属于“我不好、你好”的“心理地位”
“我应该帮对方做的更好。”这种回应代表了“我不好、你好”的心理地位。这可能表明你将他人的需求置于自己之上,或者你对自己的能力感到不自信。“我不好、你好”心理地位:在面对别人时常会感到无力、退缩,总觉得别人比较重要,听从别人的意见,缺乏自己的主见,常常会委屈自己、压抑自己,努力讨好别人,人际关系较为随和、妥协,以别人为中心。“我不好、你好”的人内心常会有“扭曲感受”是沮丧、内疚、忧虑、力有未逮、迷惑。内在想法总是在鞭策自己:“我应该做的更好。”努力矫正自己内在“我不好”的感觉。
选择“那你为什么不帮我。”属于“我不好、你不好”的“心理地位”
“那你为什么不帮我。”这种回应代表了“我不好、你不好”的心理地位。这可能意味着你觉得自己和他人都不值得尊重或爱护。“我不好、你不好”心理地位:对自己与他人的价值、潜能失去信心,有时可能会对生命失去兴趣。与人互动的时候,常会不自觉否定自己,也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表现持否定的态度,但同时也不欣赏别人,老是觉得别人跟自己一样糟,人际关系是疏离的、不容易亲近的。“我不好、你不好”的人内心常会有的“扭曲感受”是孤单、没有人爱、被人拒绝、无路可逃。内在想法:“我就是这样,永远做不好一件事情。”既讨厌自己,也对周遭人怀有敌意。
每一种回应都揭示了我们的“心理地位”,这是人际沟通分析学派(Transactional Analysis,TA)中的一种重要概念,用来解释人际关系中的互动现象。你的反应又会是哪一种呢?你的选择可能会揭示出你的内在心理状态,并提供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
(本文转载自《从说话洞察人心:摸透对方心理,把话说得恰到好处,轻松驾驭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