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湖水位持续走低,湖区水面面积十三天缩水超四分之一。(图片来源:NOEL CELIS/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3年7月15日讯】(看中国记者杨天姿综合报导)中国大陆6月以来就持续高温,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湖水位持续走低,湖区水面面积十三天缩水超四分之一。相关消息成为15日热搜。
鄱阳湖13天“瘦了”四分之一
综合大陆媒体报导,江西省水文部门表示,受持续晴热高温天气、上游来水减少等多重因素影响,鄱阳湖水位在今年6月30日涨至15.18米后,每天以10到20厘米的速度,快速回落,湖区水面面积、容积也随之大幅缩减。
截至7月15日上午9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降至13.08米,比多年同期偏低5米多。
在鄱阳湖余干县康山段,大陆记者通过航拍镜头看到,因水位持续走低,鄱阳湖航道变窄,往日宽阔的湖面露出滩涂和绿草。
北京时间7月2日8点至15日8点,鄱阳湖湖区水面面积从2590平方公里缩至1850平方公里,容积从75.9亿立方米降至42.3亿立方米。
据资料,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形似葫芦,南北长110公里,东西宽50~70公里,北部狭窄仅5~15公里。
鄱阳湖因其调蓄径流、净化环境、繁衍万物的综合机能,被誉为“长江双肾”之一,是国际重要湿地和候鸟栖息地,江豚、白鹤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栖息于此。
去年也因干旱露出湖底的明代石桥
事实上,进入新世纪后,鄱阳湖的干旱不是新鲜事,新旱年顶替旧旱年,不断成为媒体报导中“1951年来最干旱的一年”。2022年鄱阳湖也因干旱天气,40天缩水69%,由湖变河,大片可通航水域消失,湖底的明代石桥也因此露出“庐山真面目”。
去年9月6日,鄱阳湖跌破8米进入极枯水期,刷新最早纪录。
鄱阳湖水位严重下降,当地民众近日发现,在鄱阳湖外露的河床处,竟发现一头怀疑搁浅死亡的江豚尸体。照片流传后引起讨论,令人关注长江流域干旱问题。
鄱阳湖干旱河床外露惊现搁浅江豚尸体。(图片来源:网络)
江西当局回复内地传媒查询时表示,目前虽无法确定有关江豚死亡和鄱阳湖干旱有关,但承认干旱对江豚带来明显负面影响。今年以来,当局发现数头江豚在鄱阳湖死亡,有部分属非自然原因死亡,其中以搁浅而死居多。
鄱阳湖都昌县多宝乡水域,严重干旱导致湖区持续“缩水”,水底明代石桥露出“庐山真面目”,石桥长2930米,有1100多孔,所以得名“千眼桥”。
虽然这座桥长年浸泡鄱阳湖水里,但当鄱阳湖的水位低于10.5米时,千眼桥就会露出水面。
来源: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