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夏至节 三做三不做”指的是啥?(组图)


“过了夏至节,三做三不做”指的是啥?(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夏至是人们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此时斗柄指午,阳气至极,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老话说:“过了夏至节,三做三不做”,分别指的是啥?

“三做三不做”分别是啥?

一、睡子午觉 不熬夜不熬午

夏至是阳气上升的顶点,是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

俗话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夏至黑夜最短,人们休息的时间也就会变短。特别是现在人喜欢熬夜,在夏至前后,天刚黑就已经是晚上八、九点钟了,所以夏至前后,人们往往是睡眠不足。

在一天之中,子时为阴极之时,也是阳气初生的开始,同样午时是阳极之时,也是阴气初生的开始。所以子时和午时就是阴和阳的交替之时,阳生于子,阴生于午。

那么子时初生的阳气就为少阳,也就是“足少阳”胆经,而午时初生的阴气就为少阴,也就是“手少阴”心经。所以子时不睡觉则伤胆,午时不睡则伤心,夏至是火气最旺的节气,也就是心火之气最旺盛的时候。

因此夏至过后要睡好“子午觉”,也就是子时和午时这两个时辰要睡觉,因为这两个时辰是一天中阴气和阳气的交替之时。子时阴极要深睡,午时“合阳”要小寐。

二、吃苦 不食寒

夏至是阳气强旺之时,也是火气最旺的时候。火气强旺必然导致水气减弱,火对心,水对肾。所以《素问》中说:“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奕,急食咸以奕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夏天火气强旺之水,可以用苦味消除,也就是可以吃一些苦瓜之类。(图片来源:Adobe Stock)

而火气强旺之水,可以用苦味消除,也就是可以吃一些苦瓜之类。古人“以阳制阳”,所以夏至要吃羊肉和荔枝之类,以驱除寒气。

《颐身集》中说:“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饱腹受寒,必起霍乱。”因此夏至是外热而内寒之时,不宜多吃冰品,容易导致脾胃受伤。

三、定心 不同房

五月之所以被称为“毒月”和“恶月”,就是因为五月为仲夏,此时火气强旺,太阳最毒。是阳极而生阴之时,所以五月的“九毒日”就被称为“天地交泰九毒日”。那么火气强旺,也就会导致人们脾气暴躁,容易发火。

俗话说:“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夏至是真正的端阳之时,也是阴阳相争,天地交泰之时,因此要夫妻各自歇。

《礼记月令》中说:“夏至,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止生色,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以定晏阴之所成。”

男人为阳,女人为阴,男人和女人在一起,也就是阳和阴在一起,彼此的力量要平衡才好。而夏至就是一年中阳气最强的一天,所以不同房。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