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起源竟跟屈原无关?认识2大传说(图)
陈洪绶笔下的屈原。(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黄历“五月五”即将到来,换言之,今年的端午节将于国历6月22日降临。一提到端午节这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当然得谈一谈的由来。不过,但凡提到端午节起源,几乎大家都会说是在纪念投身于汨罗江的战国时代楚人屈原!话虽如此,还是有民众知道不同的版本,例如介之推或陈临等历史人物。今天主要跟大家简略说说其中著名的两大传说:伍子胥与曹娥。读者若对端午节传说有兴趣,可再进一步查找详细资料来了解!
纪念伍子胥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楚国人伍员,字子胥,他在投奔吴国时,因封于申,故又称为申胥。
在楚国时,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兄长伍尚都被昏庸无道的楚平王所冤杀,直到伍子胥逃往吴国,受到吴王合闾的重用,并助吴伐楚之后,楚国才被攻下,但楚平王当时已经逝世。不过,为了替父兄报仇,伍子胥仍掘坟鞭尸,而此一戮尸行径,也让伍子胥遭人诟病。
后来,吴国在吴王死去,并由其子夫差继位之后,变得更加强大,进而去攻下越国。越王勾践当时请和,并获得了夫差的应允,但伍子胥谏言应消灭越国,永绝后患,但变得骄傲自大的夫差不仅听不进任何忠言,反倒信了伯否的谗言。最后,因奸臣挑拨而跟吴王产生了间隙的伍子胥,愤怒地被迫自尽了。
据悉,伍子胥当时有留下遗言,要求家人在他死后将他的双眼挖出来,以便他日后亲眼见证越王勾践灭掉吴国一事。吴王听闻此事后,非常愤怒,遂命人将伍子胥的尸首装入酒袋中,再沉入钱塘江中。因此,后人相传端午节乃是在纪念伍子胥,加上伍子胥沉江时间更早于屈原沉于汨罗江的时间,所以一些民众认为,端午节习俗是关乎伍子胥,而非屈原。在浙江一带,伍子胥则被民众称为潮神、潮王。
南梁学者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一书即载:“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越地传云。起于越王勾践。不可详矣。”
后来,吴国果真是被越王勾践给灭掉了,而根据民间传说,夫差要自杀之前,实在是觉得自己羞愧到无法在阴间面见伍子胥,遂先使用白布蒙住了双眼之后,才举剑自刎。
曹娥投江寻父
除了伍子胥,东汉人曹娥也被认为是端午节的起源之一。
曹娥的父亲曹盱是一位时常在江中划船,做些唱歌迎神工作的术士。在曹娥刚满十四岁的这一日,曹盱划着扁舟去迎神,孰料却被大浪给打翻了,曹盱也即刻被江水给吞没了。
曹娥在听见父亲落江的消息后,边哭边奔到了江边。悲痛的曹娥一边沿着江来寻找着父亲的身影,一边大声呼唤着父亲。曹娥年纪虽小,却因为始终找不到父亲尸首而悲愤难止,她最终选择投江寻父。
五日后,居民发现了曹娥及其父的尸体。据说,曹娥当时正紧抱着自己的父亲。当曹娥的事迹传开后,当地县官及百姓都被她的孝心孝行给感动了,遂为她立碑,记录其事迹,并在她投江之地兴建了“曹娥庙”来祭祀曹娥,供人们瞻仰、怀念,甚至把小镇改名为曹娥镇、她溺水身亡的那条江取名为曹娥江。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除了屈原投江之外,上述这两则传说,同样被民间视为关乎端午节由来。民众阅读过后,不知道比较喜欢哪一则传说呢?其实,不少人发 现,今人不再似古人那般注重传统节日,致使庆祝氛围及过节意义逐渐式微,虽是如此,若我们能在端午节吃粽子时,跟亲朋好友聊一聊端午习俗及故事,不只增添过节的有趣气氛,对孩子们来说,也能起到一种寓教于乐的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