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真实的曹操(上)(图)
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虚构为例


寻找真实的曹操(图片来源:看中国合成图)

三国演义》从明清问世以来便受到广大的欢迎,里面各种关于智慧、勇猛、忠义的精彩故事和风流人物可说是家喻户晓。从“舌战群儒”到“七擒孟获”,从“火烧赤壁”到“火烧连营”;从“桃园三结义”到“走马荐诸葛”,从“孟德献宝刀”到“煮酒论英雄”。这一个又一个的关键词,自从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播映以来,又再一次地深入到国人心中,唤起我们对“三国”迷恋,和对整个文化中国的悠然神往。

所以很自然地,我们今天一谈起“三国”,往往会想到的是《三国演义》的三国,而不是《三国志》的三国。我们对三国人物的评价,无论是正面或反面,往往也是根植于《三国演义》。在此之中,曹操的“奸雄”形象可说是深入人心,而从京剧到戏剧的不断演绎又更强化了这一点。但是,当我们放下成见,重新翻阅正史,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曹操──他是“治世之能臣”,也是“乱世之英雄”。虽然他作为权臣权倾一时,但不只终生一无窜逆之举,相反地,还有力扶助早已失去权威的汉室皇帝,延续了岌岌可危的汉祚,直至逝世。套用曹操自己的话说,便是:“设使天下无有曹操,不知当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故早在曹操年少无名之时,桥玄便看出他的非凡才德,对他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三国志》)

一、《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距离

有关《三国演义》对曹操的黑化,这里就举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为说,那就是小说第四回讲述的“谋董贼孟德献刀”及其逃亡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事最后,曹操因为误会,为了保命而一不做二不休地杀了吕伯奢一家,并讲出那句惊世骇俗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让他的“奸雄”面谱获得了极为形象化的表述,和这句话一起烙印在我们心间。通行本《三国演义》中的描述是这样的:

操与宫坐久,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搜至厨下,却见缚一猪欲杀。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急出庄上马而行。行不到二里,只见伯奢驴鞍前悬酒二瓶,手携果菜而来,叫曰:“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操曰:“被罪之人,不敢久住。”伯奢曰:“吾已分付家人宰一猪相款,贤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请转骑。”

操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宫大惊曰:“适才误耳,今何为也?”操曰:“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默然。

罗贯中这里展示了曹操的多疑、阴狠、嗜杀。但是如果去看正史,会发现完全是另一种样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相关段落是这么说的:

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

西元189年,汉灵帝驾崩,时为太子的刘辩即位,他的母亲何皇后升格为太后,并临朝称制。刘辩的母舅大将军何进当时也掌握实权,和时在京城的袁绍都希望诛杀所有宦官,一举解决东汉长年以来的宦官问题。但是太后不答应。于是何进便想着召唤远在西凉、手握重兵的董卓进京,以此胁迫太后。谁知董卓还没到,何进就事迹败露,被宦官所杀。随后袁绍、袁术等人又带兵诛杀宦官十常侍。同年九月,董卓入京之后,看到皇帝幼弱,便动了歪脑筋,诛杀丁原,逼走袁绍,废少帝为弘农王,并立其弟刘协为汉献帝,自此执掌朝政,却也导致京城大乱。

董卓为了稳定局面,开始招收自己的人马。他欣赏曹操,于是表奏请封曹操为骁骑校尉,打算和他一起谋划大事。然而曹操深恶董卓的为人,也知道他终会作恶自毙,便不接受董卓的召请,起了个化名,往东边家乡的方向逃了。

被拒绝的董卓化身为恐怖情人,发出告示务必捉拿曹操。当曹操逃到了中牟县境内,被一个亭长怀疑身分,抓了起来,暂时关在县衙里面。幸好当时居中有人认识曹操,便运用智慧为曹操说情,让曹操得以被释放。等到曹操逃回了陈留郡,便散尽家财,召募乡勇,并号召各路义军,准备一起讨伐杀害废少帝及太后的董卓。

我们看到在《三国志》的正文里,曹操逃亡路上吕伯奢根本没有出现,更不用说是杀人了。而且在这短短的叙述里,我们已能看见曹操一心向汉、鄙视乱臣、极具道德感和执行力的人格面貌。这样的曹操自然足以称“雄”,但与“奸”却是没什么干系。

那么,《三国志》中贤德的曹操,是怎么蜕变成后来《三国演义》中的狠辣角色呢?在历史的流转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本文留言

作者李子霁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