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M2(广义货币供应量)累计新增43万亿元人民币,但经济仍未复苏。(图片来源:Fotolia)
【看中国2023年5月11日讯】(看中国记者文龙综合报导)一年之间,中国M2(广义货币供应量)累计新增43万亿元人民币,但经济仍未复苏。5月11日,中国官方公布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显示,经济通缩愈发明显。
5月11日,中国经济学家任泽平撰文指出,M2(广义货币供应量)代表流通中的货币总量。2022年中国新增投放了28万亿(人民币,下同)M2,2023年一季度新投放了15万亿,但通胀数据低迷,消费、房地产呈现分化。
文章认为,尽管货币供应放量,但产出、物价指数等反应较为平淡,同时房地产、股市等大类资产价格没有明显提升。并且,有4点深层次原因值得重视:
1、居民杠杆率处于高位,加杠杆意愿弱。
2、企业信心不足,特别是民营企业订单不足、盈利预期不足、对扩张保持观望。
3、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是M2、信贷高增的重要支撑,但其本身商业周期长、资金占用量大,同时存在一定挤出效应。
4、金融机构面对“资产荒”,存在资金空转,未能真正流入实体经济。
虽然中国央行投放大量货币,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复苏不易。
5月11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4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显示,CPI环比下降0.1%,同比上涨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同比上涨0.7%,涨幅与上月相同。
PPI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3.6%。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新闻稿称,PPI下降是“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国内外市场需求总体偏弱及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
经济界认为,经济增长和通胀本质上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及其流转速度(即货币转手次数)。而它们眼下的运行轨迹,正在指向经济衰退。北京当局需要提出更多支持政策,才有可能带动经济走出通缩。
通货紧缩(通缩,deflation),本意为货币流通数量减少,但也指整体物价水平持续下跌的经济现象,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概念。通货紧缩时,会使无急迫需求与耐用品的消费延后,造成消费支出收缩,影响商家与企业的营收,并反过来造成消费力持续下降,形成恶性循环、经济衰退。
海外智库“天钧政经”研究员宋维骏指出,中国经济通缩,结合金融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根据中国央行的数据,M2的月增速已经连续12个月超过10%,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仍未回暖。M2是包含存款数据的,所以M2增速高的一个原因是存款增加了。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这意味着内需仍然不振,人们不愿意消费。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空转现象,流动性在金融系统内而没有到实体经济当中,即银行发放出去的贷款由于多种原因又转变为银行的存款。
经济学博士马红漫认为目前出现了通缩迹象:CPI虽然是正增长,但对应GDP(国内生产总值)5%左右增速目标,CPI却接近零,是明显的物价萎缩。
中国社科院经济教授刘煜辉则指出,中国经济已出现通缩和近乎全民负债。
他在出席华夏基金春节投资策略会时警告,中国已进入通缩的时代,“中国眼下的经济形势一句话来讲:就是通缩开始了。经济已经落入衰退象限,老百姓确实没钱,六个荷包蛋确实瘪下去了。中国14亿人,按照央行的统计,现在是7亿人负债,如果把小孩子和老龄人剔除的话,接近全民负债。中国整个家庭部门的负债率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已经高达137.9%,达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
时评人士唐新元撰文《中共极力否认经济通缩是在掩盖什么?》指出,对于中国经济现状的分析,各界众说纷纭。在全球通胀(通货膨胀)高企的情况下,中国通胀数据处于低位甚至还在下降,因此有分析认为中国经济通缩(通货紧缩)。但是,中共官方和官媒接连否认。
文章指出,中国不是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共控制下的变异经济体系,因此很难用西方经济学理论的通缩和通胀特征来判断目前中国经济的状态。通缩在货币方面也可体现在人们倾向于持有货币,而非投资或消费,人们需求不足、收入降低影响消费意愿。所以,可以理解为中国经济“非典型通缩”。实际上,中共极力否认经济通缩是在掩盖经济衰退这个事实。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