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保健食品为一般食品,虽然有保健功效的成分,但未经科学佐证,故无法宣称涉及保健疗效。(图片来源:Adobe Stock)
被冠上了保健食品四字,就一定具备疗效吗?营养师戴岑桦3月1日透过脸书专页“叮当营养师”发文表示,保健食品其实不等于健康食品,也不是所有认证都是以产品功效为审核重点。由于民众对于保健食品有两大迷思,因此凡事务必“停看听”。
戴岑桦在文章一开始,即举出近日实例:某知名网红爆出贩卖保健食品却宣称有瘦身疗效。确认触法,最重可罚400万!戴岑桦表示,靠自己影响力贩卖保健食品没问题,但夸大不实、甚至是乱宣传疗效就有问题!
戴岑桦认为,民众主要对保健食品有两大迷思:
迷思一、保健食品就是健康食品,我吃了就会瘦?就会健康?
对此,戴岑桦表示,真相是保健食品不一定就是健康食品,不一定吃了就会瘦、健康!保健食品为一般食品,虽然有保健功效的成分,但未经科学佐证,故无法宣称涉及保健疗效。
那么,如何才能称为健康食品呢?戴岑桦表示,健康食品是经卫生福利部针对安全性、功效性与安定性来检验认证,符合健康食品相关规范,并通过了审查给予健康食品字号之产品,才能称“健康食品”。
健康食品有两类
戴岑桦表示,健康食品分为两种,叙述如下:
第一轨、个案审查
证书字号为“卫部健食字号”,申请需要检具制程品管及各种实验或科学验证,向食药署提出申请。依据健康食品管理相关法规,健康食品能宣称的功效有13项,其中包括“护肝、抗疲劳、调节血脂、调节血糖、免疫调节、骨质保健、牙齿保健、延缓衰老、促进铁吸收、胃肠功能改善、辅助调节血压、不易形成体脂肪、辅助调整过敏体质”。
第二轨、规格标准审查
证书字号为“卫部健食规字号”,已公告的健康食品规格标准有“鱼油”与“红曲”,此两项成分在科学上已知具有保健功效。
如果不是上述两种审查的保健食品,都不能称为健康食品,也不能宣称有上述提及的保健疗效。
迷思二、只要有认证,等于都是做过科学研究,具有疗效的健康食品?
戴岑桦表示,真相是每个认证的内容不同!不是每个认证都有针对产品功效,或保证它具有疗效。最常被误解的标章有“SNQ国家品质标章”及“健康食品认证标章”两项。
SNQ标章的审核标准主要分成五项,包括:公司营运、产品特色、实用效益、品质管制及安全性;审核比较偏向于原料来源与产品制成方面的品质管制,但产品有效性只是评估项目之一,并非全部。
戴岑桦表示,这两项认证都有一定公信力,但“健康食品认证”强调产品有效性的认证“SNQ国家品质标准”则偏向产品品质的控管。
辨识健康产品须“停看听”
针对辨识健康产品,营养师戴岑桦表示,务必“停看听”。(图片来源:Adobe Stock)
针对辨识健康产品,戴岑桦表示,务必“停看听”。
一、停:停下脚步,思考一下
有需要这个产品吗?对健康有帮助吗?
二、看:看产品包装
看包装上是否有详细且完整的标示,营养标示、标章与核准字号、警语、注意事项、建议摄取量与保健功效等实质意涵,思考是否符合自己需求?
三、听:听专业人员建议
对不确定的产品,建议咨询医师或营养师等。如此方能帮助你评估饮食及保健食品,照顾到你也照顾荷包。
最后,戴岑桦提醒民众,保健食品不是吃越多越健康!每个人状况不同,应依建议摄取量食用。健康食品本质属食品,不是药品,故无具药品之医疗效果,无法取代正规医疗。生病需就医,平时更应有正确饮食观念,“均衡饮食、正常作息加上持续运动”才是保健王道!
另外,根据“健康2.0”报导,在某些情况下,具有疗效的保健食品大多是无法取代药物的,但确实有少数保健食品疗效跟药物相近,例如:可降低胆固醇的红曲,与降胆固醇他汀类药物成分十分相近。
此外,保健食品其实会跟某些药物存在交互作用,民众如果没有留意恐影响药物吸收、药物疗效。再者,即使天然也未必代表好吸收,有些食物的营养成分,在经过加工程序后,在身体吸收利用效果上,反倒比天然的更好。
来源: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