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三岁看八十 七岁定终身”说的准吗?(组图)
古人说“三岁看八十,七岁定终身”,道理很深。(图片来源:Pixabay)
古人说“三岁看八十,七岁定终身”,这句话蕴含着很深的道理。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对小孩的教育,历朝历代的医书及礼仪文献中,都有关于“胎教”的记载。
中国古代的胎教思想重视“德育”,从怀胎10月开始,以父母的言行为身教,让胎儿在最纯洁的状态下潜移默化。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胎教,就是周文王的母亲太任(一为太妊)。
据《烈女传‧周室三母》中记载,周文王的母亲怀他的时候,眼不见邪曲不正之景、耳不听淫声、口不说傲慢自大的言语,睡眠时正直卧姿,讲求坐姿与站姿,绝对不歪斜身体。由于她的胎教相当成功,最终使得文王成为一代圣主。
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周文王的祖母太姜、以及文王自己的夫人太姒,这三位夫人合称“三太”,她们都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了大圣大贤。因为这三位夫人的名字里都有个“太”字,因此中国人称妻子为“太太”,就是从这里来的。
做妻子的一听到太太这个名字,就要想起向太姜、太任、太姒三位夫人学习,将来也把子女培养成大圣大贤,学什么呢?在怀孕的时候,要“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不看、不听、不说一切不好的东西,保持正言正行,起心动念都要合乎礼节,即使一个人独处,也要端端正正,不起邪思杂念。这样,生下来的孩子才会形容端正,才艺博通。
为什么说“三岁看八十”?
因为从母亲怀孕,到出生三年之间,小孩就像一张白纸,你想画什么,他就是什么。
别看刚出生的小孩还不会说话,还听不懂,但他会看,会听,会想,他已经在学习了,而且比大人学的还快,从小孩学语言的本事就能看出来,他身边的人说几种语言,他就能学会几种语言。
从某种程度上说,小孩就是大人的复制品。大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小孩都在模仿学习。
所以这个时候,凡是和小孩接触的大人,在他面前一定要端正守礼,不能让他看到不好的样子,听到不好的话语,接触到不好的事物。如果大人不注意,两口子还吵架、打架、玩游戏、打麻将,让小孩子学了这些不好的东西,慢慢就形成习气,以后再改可就难了。
小时候不好好教,等到六七岁再来教,就已经来不及了,他接受扎根教育的期限已经过了,根已经扎上了,所以古人说“三岁看八十”。
小孩就像一张白纸,你想画什么,他就是什么。(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为什么说“七岁定终身”?
因为一般六七岁开始上学,上学是家教的延续。
以前在家里,是父母做榜样,现在上学了,稍微懂点事了,但还不成熟,完全是靠老师做榜样,小孩子一切都跟老师学,所以启蒙老师非常重要。
启蒙老师的好与坏,教得合不合格,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说叫“七岁定终身”。
古代故事:一文钱丢了状元帽
古时有个人叫程相。程相的文采很高,从小就立志要考状元,但他的老师却不以为然,认为程相没有丞相的命,问他为什么,他也不说。
后来到了大考的日子,程相真的大笔一挥文采非凡,深得主考官的欣赏,将他的考卷定了第一名,也就是状元。一日,程相在酒楼吃饭,见地下有一文钱,便用脚踩住,蹲下将钱捡起来了。这时正好被一位在现场的大臣看见了。
第二天公布考试,程相果真中了状元。程相到金銮殿谢恩,来到金銮殿时,正好被那位看见他捡钱的大臣认出来了。于是在皇上面前将此事讲了出来。皇帝大怒,认为一文钱都贪,把治理国家的重任交给他,少不得又会出一位贪赃枉法的大贪官。于是皇帝宣布,程相永不录用。程相非常沮丧的回家了。
这时人们又去问那位私塾先生。私塾先生告诉大家“程相从小虽然聪明,却很自私贪小便宜,这种人成不了大事的。”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私塾先生从程相小时候的贪,就看出来他长大后的未来,也是非常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