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十九岁的我》争议不断 时评人吁校方勿不择手段(图)


由张婉婷执导、耗时10年拍摄的纪录片,讲述6名英华女校学生成长故事的《给十九岁的我》仅公映4天便因为争议不断,匆匆下架。(给十九岁的我facebook)

【看中国2023年2月8日讯】(看中国记者李净瑶综合报导)由张婉婷执导、耗时10年拍摄的纪录片,讲述6名英华女校学生成长故事的《给十九岁的我》仅公映4天便因为争议不断,匆匆下架。其中一名被记录的学生阿聆以万字长文,表达对电影、剧组和母校的不满,称自己从未答应公映电影。坊间亦出现质疑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及呈现方式,女学生当初签的同意书变“卖身契”等评论。评论员冯睎干促校方“讲好学校故事”勿不择手段;学者钟剑华促校方、导演反省,不应在香港这个扭曲的年代,硬销香港不尽不实的故事。

前英华女学校校长李石玉于2011年委托导演张婉婷拍摄《给十九岁的我》,记录了6名学生十年的成长故事。该片于2022年9月30日开始上映优先场,并于2023年2月2日正式上映,获得了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电影”。不过,片子两位女学生阿聆及阿佘表示,对纪录片被公映感到不满。阿聆在2月4日发表万字长文,表示自己从未同意公映,认为有侵犯学生私隐之嫌。她亦反映予校方和张婉婷,但校方和制作团队以各种理由坚持公映。

阿聆透露,自己从未看过影片的完整版,首映日第一次看后,震惊不已。她在万言书说:“我需要并有即时向校方提供的心理医生求助。心理医生诊断后也表示以我的状态,电影是不适合进行公映的。”

另一名学生阿佘亦表示,自己曾抗拒公映,但最终被迫妥协,说:“选择妥协纯粹是因为改变不了别人,那就唯有改变自己。”她最后出席了电影宣传活动和分享会。

此外,“牛下女车神”李慧诗亦于2月5日在社交平台发文指,不知晓自己受访片段被剪辑入纪录片,引起民众哗然。李慧诗还说:“这部电影,我不会看亦不鼓励你看。”

对此,导演张婉婷表示,相关人士与当事人沟通上有落差,并向片中主角和工作团队致歉,宣布《给十九岁的我》暂停放映。

对于阿聆在《明周文化》刊出的万言自白书,冯睎干在其脸书专页上发表了他对女生口中说的“卖身契”一些看法,并对张导所谓的“合约”提出疑问: “请问哪一句话像张导所说,是“保障这些女仔”呢?校方和导演不是最近才有公映打算,你看上述内容,根本一开始就计划(或至少不排除)公映了,似乎为免小女孩得悉后打退堂鼓,这群成年人才有默契地含糊其辞,告诉她们片子只在校内播放。”

冯睎干向法律界朋友求教,为什么一份简陋的学校同意书可以突然变成张导口中的“合约”?得到的答复是《明周文化》所公开的文件的确是同意书,不是合约。

冯睎干表示:中一生根本很难充分理解自己“同意”什么、这“卖身契”在法律上有何约束力,而事隔十年,校方竟用这份一面倒保障片方校方权益的“同意书”逼迫学生就范,导演又偷换概念把它称为“合约”,道义上说得通吗?

冯睎干最后劝谕英华校方悬崖勒马,尽教育工作者应有之责,讲出真相,承担责任,保护学生。他劝谕道,要讲好学校故事,万勿不择手段,否则只会遗臭万年。

另外,学者钟剑华在《追新闻》发表评论。他认为,张婉婷加入政府小组,以及纪录片《给十九岁的我》衍生的社会争议,应将两件事独立看待和分析。他表示,张婉婷导演加入建制小组难免令外界产生恶感,在今时今日的香港,有良知的人也没有充份理由与暴政为伍。

钟剑华指,特区政府一边要“说好香港故事”,另一边厢着手整治47人案、立场案,对香港人作出无理的政治逼害,在施政上还要对年轻一代灌输扭曲、洗脑教育。当一套敍述年轻世代的纪录片推出后,校方和张导回应女生的关注和不满,处处表现出成年人无法摆脱的傲慢,以及高高在上的强势。

钟相信,在香港的年轻世代遭权势压迫下,他们的声音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并非毫无道理,反而英华女学校、导演需要作出深刻反省,思考在香港这个扭曲的年代,为什么还要硬销香港不尽不实的故事。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