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典故】一个充满希望与感恩的日子——冬至(图)


南方的“冬至”饮食习俗以汤圆为代表,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冬至”是华人非常重要的节气之一。每年阳历12月21或22日,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度,直射南回归线时,即为“冬至”。

“冬至”适逢秋收之后,农事告成,新谷入仓,诸事丰饶之时,人们感恩怀谢的礼俗特别活跃,因此,“冬至”这天也成为了祭祖、祀天的重要日子。

冬至大如年

3000年前,周公以“土圭法”测得日影最长和最短的日子,即现在的冬至日和夏至日,并将日影最长的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所以,“冬至”最初并非节日,而是一年的开始,可说是古代的新年,因此,也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西汉时制定新历法——太初历,改变了新年的起始日期,“冬至”变成了十一月中的节气,这一天成了仅次于新年的大节日——冬至节。“冬至”这天,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朝廷上下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好友们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度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这天则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们在这一天则要向父母尊长们祭拜。

冬至习俗

相较于官府的祭祀活动,民间百姓们欢度“冬至”的方式多以应时应景的活动为主,如:吃汤圆、糍粑、水饺等,不仅丰富多元,也表达出人们迎接希望及感恩惜福的美好心意。

1、吃汤圆

南方的“冬至”饮食习俗以汤圆为代表,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冬至祭祖之后,全家团聚吃汤圆,称作“添岁”,就是迎新年了,所以俗谚说:“吃了汤圆长一岁。”而汤圆圆形的状貌,象征天与太阳,好像冬至的阳光——冬至到,阳气也生了。

2、吃糍粑

按照福州一带的传统,“冬至”这天会吃糍粑,这是将糯米以及大米磨成米糊,之后搓成圆球状,然后放进热水煮熟,再裹上用芝麻、白糖、花生磨成的粉。圆圆的糍粑,不仅凝聚全家人向心力,也象征着家人团圆的意义。

3、吃水饺

“冬至”这天,在中国北方向来有吃饺子的习俗,俗称“安耳朵”。相传,汉朝名医张仲景看到很多穷人在腊月时耳朵被冻烂了,就把药材和羊肉拿来一起煮,捞出来后切碎,再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饺子给人们吃,人们吃后,顿觉两耳发暖,后来,民间也就有了“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习俗”了。

本文留言

作者美慧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