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业千古留名,辽人在古北口修建了杨无敌庙来纪念他。(网络图片)
雍熙三年(西元986年),宋太宗再举大军,兵分三路,北伐契丹,史称为雍熙北伐。东路军以老将曹彬、米信为都部署,所谓都部署是指战时任命的军队指挥官。中路军以田重进为都部署,西路军由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都部署,云州观察使杨业副之。三路大军,以杨业所在的西路军进展最快,从3月至4月,先后拿下寰州、朔州、应州、云州。
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正史中杨家将的名气好像没有小说戏剧中那么大,比如雍熙北伐的这些战功,在《宋史》相关记载中,未提到杨业,皆是记在潘美名下。其实,西路军的军功基本都是杨家将立下的。但是为什么《宋史》中提到的是潘美呢。
这是因为,前方作战的战报中,必然要记主将之名,或某路军,进展如何。最后精炼到正史记载中时,往往高度概括为,时间、地点、主将、斩获或是败绩等等。所以《宋史》中再提到这些相关的军功,皆记在主将潘美名下,亦或不记人名,只记诸军如何。
另外,众所周知,两军交战,通常不会一交战,主将就先冲锋陷阵,主将常常是坐阵中军,指挥八方,冲在最前面的是先锋军,而杨家将所担任的就是这个最艰钜的先锋军之角色。这个方面,我们在正史里可以找到记载。比如《宋史》杨延昭的本传中,就记录了在这次北伐战争中,攻打云州、朔州时,当时杨延昭是在杨业军中,做为先锋,战于朔州城下。
此外,虽然在《宋史》中我们找不到杨业军功的记载,但是在《辽史》中却有清楚的记录,显示在北伐战争中与辽军对阵的是杨继业,而未提及潘美。那么,为何《辽史》反而会留下关于杨业的记载呢。这是因为两军交战,对于敌方的记录,首要会记录在前线与自己直接交战之人,相对来讲,后方之主将,反而退居次要。所以在《辽史》中,当提到云州、朔州、应州这些被宋军攻占的重镇时,提到的是杨继业,而未提潘美。
雍熙北伐中,西路军在杨业指挥下,节节挺进。就在他刚刚取得上述这些战绩不久,却传来东路军战败之消息。由于东路军是宋军主力,东路军的战败使得整个战局形势发生了扭转,辽军开始全线反攻,宋太宗紧急下诏班师,但却留给西路军一个任务,就是将朔、寰、应、云4州的百姓迁到内地。这次任务比较特殊,并不是让杨业去打仗,而是让他护送百姓转移。通常来讲,此类任务应是在敌人未到之前完成,尽量避开敌人兵锋。而现在,辽人已经重新占领了寰州,这4州中,寰州又是离雁门关最近的,所以宋军很难在辽人近在咫尺的情况下去完成这样的任务。但杨业却想出一个办法,他认为,现在辽人兵锋正盛,不要在此时与其正面交战。他提出,先派人秘密通知朔州和云州的守将,让他们做好转移的准备。然后自己领大军出代州,奔应州去。如此,驻守在寰州的辽人必然会被引到应州。因为朔州离寰州最近,所以寰州的辽军一走,朔州之民就马上出发。然后,又因云州离代州最远,所以,宋军离代州之日,云州的百姓就已先行出发,而杨业则在应州牵制辽人兵力,使辽军不能分身去阻止百姓的迁移。为了确保安全,杨业提出在转移的沿途设置弓弩手和骑兵,负责抵挡辽人追兵。如此,待杨业在应州将辽军击退,那么应州之百姓也可以顺利转移了。可以说,这真是一个万全之策,从这个策划上也可以看出杨业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
但是杨业的计划却遭到监军王侁的反对。王侁认为杨业不需要避开敌人,就应该大张旗鼓的正面迎敌。另一个监军叫刘文裕,也赞同王侁。不仅如此,王侁态度又极骄横,他说:“君侯号称无敌,今遇敌不战,难道另有打算吗。”杨业是武人,非常刚烈,马上回答:“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杀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意思是说,我不是怕死,只是天时不利,现在去与辽人作战,只能白白牺牲士卒,却不能立功。今天你既然认为我是畏难避死,那我就先走一步吧。
杨业知道此去凶多吉少,而他想要做的事却还没有做完,心中非常难过,于是流着泪又说了一番话,这段话的原文是:“业,太原降将,分当死,上不之杀,宠以连帅,授之兵柄,非纵敌不击,盖欲伺便以立尺寸功,报国家耳。”意思是我本北汉降将,皇上没有杀我,而是任用我为将帅,授予我兵权,我非纵敌不击,而是希望能够等待时机立下尺寸之功,以报国家。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