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压力巨大 习近平批大学造假就业数据(图)
习近平日前在四川视察时表示,有些大学就业数据弄虚作假。(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6月14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国今年有破纪录的1076万应届大学毕业生,显示中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四川视察时表示,有些大学就业数据弄虚作假。
北京当局近年来提出的经济政策中均有保就业这一项:
在2018年7月30日,中共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六稳”:稳就业和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020年4月17日,中共政治局会议又提出“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但是随着经济下滑,保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国今年有破纪录的1076万应届大学毕业生,但在各类因素叠加之下,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达6.1%,特别是16-24岁年龄段人群失业率更是高达18.2%,已经远超欧美国家,显示中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据中国官媒《新华社》日前发布特稿提到,习近平在四川视察大学时表示,就业数据要扎实反映真实情况,“有些学校为了追求高就业率,弄虚作假,搞‘拉郎配’,签了再说”,习近平强调,“不能糊弄上级部门,更不能糊弄学生”。
习近平又告诉大学毕业生,表示一夜暴富、一夜成名不现实,大学生就业要怀着平实的心,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防止“高不成、低不就”。
在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稳定和扩大就业。中国国务院也印发通知,声称为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予以补贴,并针对提供毕业生就业的中小微企业,实施补贴、减税降费等优惠。
但是,部分高等院校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将学生毕业证书、论文答辩及评优等和学生就业协议挂钩。2004年,中国教育部开始以就业率作为评估大陆大学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2011年,中国教育部发布公告规定,大学某专业若是就业率连续2年低于60%,必须调整该专业招生计划,直至停止招生。
近日,中国教育部召开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再次重申各地大学“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诱导毕业生签就业协议和劳动合约;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口和档案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中国大陆财新网引述河南某专科院校金融专业学生透露,该校明确要求学生有就业协议才能获得毕业证书。若是未签约或没有落实继续升学的学生,不能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因此,大学生被迫假签约、假就业的现象,在中国大陆大学早已不是秘密。很多签约的学生都只是在亲朋好友的公司中挂名,并不是真正就业工作。也有大学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学生提供虚假的校内科研助理就业协议,至挂名不工作。
其实,不只是就业数据,中国各类经济数据造假已久,多年来引发各界质疑。
在《中国审计署官员揭露经济数据造假的内幕》一文中,中国国家审计署官员接受《看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解读中国经济数据要从政治角度来看待,各级政府的官员都会设法美化各种数据,以此表现自己的政绩。“从下到上,无论是市还是县,普遍存在数据造假行为,并且持续时间长,涉及经济领域广、花样繁多。”
例如,把过去十年各省市的GDP数据相加,其总量与总增速一定超出中央的数据。
在2017年,一些省级政府将过往GDP中的水分“挤”出去。先是内蒙古承认财政、经济数据存在造假的现象,核减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随后天津把滨海新区滨2016年过万亿的GDP调整为6,654亿,缩水幅度高达三分之一。云南、湖南、吉林、重庆等省市也有类似动作。
那么,为什么现在又开始提到经济数据造假的事情?
该审计署官员透露,仍然是出于政治目的。“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今年是召开二十大,目的也是为了显示党的正确,对下面数据造假的官员‘不手软’,同时也试图让外界相信打击造假之后数据就真实了,其实还是老样子”。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