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瘟疫与战争启示:正义不是宣传政治正确(图)

 2022-05-04 05:45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2

18世纪,圣约翰骑士团在马耳他岛卡斯特利亚树立的正义女神。
18世纪,圣约翰骑士团在马耳他岛卡斯特利亚树立的正义女神。(图片来源:User:Continentaleurope/Wikipedia/CC BY-SA 3.0)

从2019年底开始爆发的COVID-19全球性瘟疫到今天的俄乌战争,近年来危机主导着政界与媒体舆论焦点,科技的日新月异并没有带来想像中自由奔放的美好世纪,而充斥且游走在网络虚拟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假讯息(Disinformation)却频频被曝光,舆论导向究竟取决于正义道德还是政治正确

哈佛大学公开课《正义》

迈克・桑德尔(Michael Sandel)教授主讲的公开课《正义》(Justic),这是一门讨论“公正”的道德和政治哲学导论课程,也是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电车司机的选择

在公开课中,桑德尔(Michael Sandel)教授首先提出了假设性的场景:假如当事人是一名电车司机,突然发现车轨上有5名正在施工的工人,电车因刹车失灵无法停止下来,那么工人会全部死于非命。正当电车司机陷入极度无助的时候,却发现了电车轨道右边有一个侧轨,那里有1名工人在施工。这里有一个假设性问题:在电车方向盘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司机是选择牺牲1人挽救5人的性命,还是不转向侧轨?哪一个是正确的选择?正如所料的那样,绝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牺牲1人挽救5人的性命,理由是当可以牺牲1人性命时,那么放弃挽救5人性命则不是正确的选择。

桑德尔教授又提出了另一个假设性的场景:将当事人角色转换为站在桥上的一名旁观者,可以俯瞰电车轨道,对于电车因刹车失灵而撞向5名工人的事情,当事人无能为力。假设靠着桥站着一位超级大胖子(A very fat man),那么当事人是否选择将这位胖子推下桥阻止电车前行拯救5名工人的性命?答案是绝大多数在座的学生选择与胖子和平共处。

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出现了,此时“牺牲1人拯救5人性命”的原则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第一种情况下大多数人支持的这个原则有什么问题?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做出多数选择的学生是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的?应该如何解释这两种情况的区别?一个学生回答,第二场景涉及主动选择推人,然而被推下桥的人原本与此事故没有一点关系。因此,从这个人自身利益角度来看,他是被迫卷入这个无妄之灾,这是与第一场景不同的地方,而在电车司机、施工工人在第一场景中本来就涉身其中。对于这名学生的回答,桑德尔教授提出了一个问题:第一场景中那名在侧轨的工人并不是比第二场景中胖子更愿意牺牲自我,不是吗?

另一名学生认为,第一场景中只有2种选择:牺牲1人还是5人性命,无论做出哪一种选择,总是有人会被电车撞死,这并非你的直接行为所致,而是电车失控时司机必须在那一瞬间做出选择。但在第二场景中,将胖子推下桥去则是直接谋杀行为,因为当事人的行为是自己可控制的。这是2种场景中略有不同的地方。有一名女学生则不同意这是很好的解释。她认为,因为当事人在2种场景中都得选择牺牲哪一个人的问题,即使选择转弯撞向侧轨工人,或选择牺牲胖子的性命,都是主动的、有意识的行为。所以,当事人都是在做出选择。

器官移植医生的抉择

随后,桑德尔教授提出了另外一种假设性问题的场景:当事人是一名器官移植医生,并有5名病人,都是那种急需器官移植才能延续生命的病人,需要等待捐赠的移植器官分别是心脏、肺、肾、肝和胰腺等。现在没有器官捐赠者,但隔壁病房有一个来做体检的健康人士正在打盹,是否选择摘取健康人士的5个器官来拯救5个病人的性命?

答案是意料之中的,绝大多数学生不支持摘取健康人士的5个器官。有一名学生提出不同意见,他说选择5人中最有可能先死亡的那个病人,利用这位病人的器官去拯救其他4名病人的性命。桑德尔教授表示,这是非常棒的想法,但这种答案避开了现在所要讨论交流的哲学问题。



来源:看中国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