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从“无商不尖”到“无商不奸”(图)

 2022-01-06 14: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无商不尖
古代遍地是“尖商”,无商不尖的“尖”,可不是“奸诈狡猾”的“奸”。(网络图片)

现代的许多人,甚至是商人,对“无商不尖”可能已不知是什么意思了,因现在的人常说的是“无奸不商”或“无商不奸”。

当今社会,很多人把赚钱、发财、一夜暴富当成人生的终极目标,为了钱,什么坏事都干。

因此,毒奶粉、地沟油、塑胶米、假鸡蛋等等层出不穷,害人害己,乃至古时的“无商不尖”演化成了当今的“无商不奸”。

商人自古就如此吗?当然不是了,这个成语的原意可不是现代人想的那样,咱们来讲讲集中了古代商人智慧的生意经。

第一点:让利

无尖不商、无商不尖的“尖”,可不是“奸诈狡猾”的“奸”,而是“冒尖”的“尖”,它是怎么来的呢?

古时候的人,买卖粮食都是用“升”或者“斗”做量器的,形状是上宽下窄的一个梯形,但是大小比碗大多了。

商人将一升的米装满斗之后,再将米的上头抹平,就能做到给每个人的米都不多不少了。

有些商人会再给客人加一小撮米,形成一个“尖”,叫作“添头”,让买的人高兴。

在古代,许多卖粮食的商人都会这么做。久而久之,社会就产生了“无商不尖”的说法。

也就是说,只要是商人就会给顾客让利。顾客高兴了,商人口碑好了,回头客也有了,这生意才能做大、做好。

除了卖粮食,卖布的也有“足尺放三”的说法,在丈量到最后一尺的时候,再加放三寸。

还有打油、打醋,商人也会最后再多给客人舀一杓。

所以说,“无商不尖”的让利行为是古代商人们做生意奉守的黄金法则,也是经过时间验证的成功秘诀。

宋代有一个叫曾叔卿的人,他进了一批陶器,想要转运到北方去交换物品,可是正遇到北方发生灾荒,陶器是卖不出去的。

这时候,有人到曾叔卿那里,要求把陶器转卖给他,于是曾叔卿把陶器交给他。

后来,曾叔卿都已经收了钱,还是问了一句:“你要把这些东西运到哪里去呢?”

那个人说:“我想要效仿您先前的打算。”

曾叔卿过得很贫苦、饥寒交迫,遇到好不容易可以将积压货品脱手的机会,却将北方刚发生灾荒的事告诉了这个人,也不再卖陶器给他。

曾叔卿对这位客人说:“我难道不应该告知您这件事,让您免受伤害吗?”

这些小人物的故事恰恰体现了中国古人诚信不欺、舍利取义的道德品行。

第二点:诚信

古人十分注重诚信,商人们更需要如此,因为一旦信任感被破坏,就再也没人来买东西了。

古时候的1斤有16两,成语“半斤八两”就是从这里来的。那么,为何1斤有16两呢?古人认为天上的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旁边的福、禄、寿三颗星总共16颗星星,分别对应着1斤里的16两。

做生意的人相信,如果称东西的时候缺斤短两,掌管福禄寿三颗星的神仙就会惩罚他们。

商人如果少给人1两,神仙就消减他们的福气;少给人2两,就减少俸禄;少给了3两,就要折寿。

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记录几则小故事。

建吕南城有一个人叫陈策,他买骡子的时候,买到一头不能加鞍使用的。

陈策不忍昧着良心把骡子转卖给别人,就把骡子养在野外的草房里,等着它自己死掉。

一天,一位官人路过这里,官人的马突然死去了。陈策的儿子与狡猾的市场经纪人一合计,磨破了骡子的脊背,假装这骡子能驮东西,就这样把骡子卖给这位官人。

陈策听说了之后,追上了那个官人,把骡子不能加鞍使用的事情告诉他,最后陈策把这头养着还要继续赔钱的骡子给领了回来。

責任编辑: 青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