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分享不同类型“肥胖”的调理养生法(组图)
肥胖会造成许多身体新陈代谢的负担。(图片来源:Adobe Stock)
肥胖是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指体内脂肪(主要指三酸甘油酯)过多或脂肪组织与其他软组织的比例过高。判断一个人是否肥胖,应该从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考量。BMI=体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最理想的指数是二十二,一般建议维持在十八点五至二十四之间。
肥胖会造成许多身体新陈代谢的负担,常见症状有怕热多汗、呼吸短促、容易疲劳等,常伴有头晕头痛、心悸、腹胀、下肢浮肿。且肥胖可并发其他多种常见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病、静脉曲张、睡眠呼吸暂停、女性会有多囊卵巢症候群。
中医认为肥胖多与痰湿有关,万病以“痰湿”为首,肥人多“痰”。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言:“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以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也。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矣。”加上现代人多有久坐习惯,“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会导致脾气虚弱、痰湿内停。且中医认为“脾主肌肉”,脾脏能消化饮食,将养份输送到全身,若正气不足,会造成脂肪及痰湿瘀积于肌肤之中。或随着年龄增长,新陈代谢变慢,肾阳气不足造成气滞血瘀,亦导致痰湿过重。因此肥胖是一种本虚标实、虚实兼杂的病证。
中医运用多种方法治疗肥胖,除了中药调配还有针灸、推拿或食疗等,另以穴位埋线的局部刺激加速燃脂、促进循环,在临床试验发现对体重、体脂肪率和腰围等数值均有下降的效果。
肥胖的常见证型
(1)脾虚痰湿型
症状偏虚胖水肿,容易头昏头胀且嗜睡,胸闷恶心,胀气反胃,大便稀软,手脚冰冷。舌体略显胖大,舌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象缓。
治则健脾去湿,益气活血。
(2)肠胃燥热型
症状虽胖但肌肉较结实,食欲特好、容易饥饿,口渴、喜欢冷饮,排便不顺、大便干硬。舌质偏鲜红、舌苔易偏黄,脉象滑。
治则清胃泻热,润肠通便。
(3)肝郁气滞型
症状常见于女性,因情绪压力而吃多发胖,性情易波动,胸闷短气,月经不规则。舌质偏红、舌苔厚腻偏黄,脉象弦。
治则疏肝理气,行气消滞。
中医认为肥胖多与痰湿有关。(图片来源:Adobe Stock)
肥胖体质的寒热虚实症状
虚胖
1.食量小,吃得少。
2.容易疲累。
3.手脚感觉肿胀,蹲下时小腿肿胀感强烈。
4.与上半身比较,下半身更肥胖。
5.脸色苍白带青,讲话虚弱无力。
6.全身怕冷,不易流汗。
7.尿液颜色清淡。
8.睡觉时经常做梦。
实胖
1.吃得多,且容易肚子饿。
2.容易便秘。
3.外表看上去比较壮实。
4.经常感到口干舌燥,多浓痰、黄痰。
5.脸色红润。
6.小便的尿液较热,颜色浓、浊、黄、深。
7.晚上睡觉时常会做噩梦。
阴性肥胖
1.下半身肥胖。
2.肌肉松软。
3.痰多、水肿。
4.吃得少也不瘦。
5.基础代谢率较差,体内的热量容易蓄积无法释放,手脚冰冷。
6.不易出汗。
阳性肥胖
1.全身肥胖。
2.肌肉结实。
3.容易出汗。
4.容易便秘。
5.血压偏高。
罗医师的调理养生之方
中医内服法 三子山楂茶
材料:枸杞子三十克,山楂六克,决明子、绞股蓝、荷叶、菟丝子各十克,乌梅三粒。
做法:将材料加水一千毫升,以中火煮开成药茶后,可于白天当茶水饮用。
使用须知
・上述一包药可用同样水量再回煮一次。一日一包,一周约服用二至五包。当日未服用完的可放于冰箱冷藏。
・前述介绍的三种证型都可选用。
功效:枸杞、菟丝子滋肝补肾,绞股蓝化痰去湿,决明子、山楂、荷叶润肠通便、清热活血,以上药材合并使用可以对各种体质肥胖、排便不畅、活力差、血管有硬化倾向之患者,达到补养肝肾、消积通便的效用。
穴道按摩法
腹部瘦身穴位。(图片来源:苹果屋出版社授权提供)
腹部穴道按摩
经常按压以下四个穴道,可帮助肠胃消化蠕动,减少腹部赘肉,活络肚脐四周的经络循环,每次花个五至十分钟,每天做二到三次,就能轻松达到收腹瘦腰的效果。同时再搭配腹部核心肌群的锻炼,如仰卧起坐,以及双脚运动如骑自行车、跑步、有氧运动等,定会达到加倍的效果。
中脘穴
位于身体中心线上,在肚脐上四寸。
水分穴
腹部中线上,距离肚脐上方一寸(一拇指宽)的位置。
关元穴
腹部中线上,肚脐下三寸(四指宽)。
天枢穴
肚脐两侧,脐中旁开二寸(三指宽)处。
耳朵穴位。(图片来源:苹果屋出版社授权提供)
耳穴敷贴法
中医认为“耳者,宗脉之所也”,透过王不留行籽对耳朵穴道给予刺激,可调控肠胃蠕动、减少饥饿感,间接达到抑制食欲的作用。
材料:王不留行籽、透气胶布。
做法:至中药行或各大通路购买王不留行籽,自行参考以下穴位对准进行敷贴,或是请中医师协助穴位寻找。每日可按五十至一百次,用食、拇指按压会有酸痛麻木感。
使用须知
・因穴道刺激有疲乏效应,身体习惯了会慢慢没有效果,建议是“贴一周后休息一周再贴”,或是左耳、右耳轮流贴。
・贴约两三天后须取下更换,洗澡时不用拿掉,有过敏及搔痒感者需注意即时取下。
本文由苹果屋出版社授权刊载,摘自《中医对症调理居家养生宝典》,作者:罗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