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21年11月15日讯】改开之后,中国最最重要的经济成就是建成了世界工厂。有了世界工厂,无数劳动力进入城市成为城镇居民,这带来了城镇化,所以,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和出口一直都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而有了世界工厂,就支撑了进出口,今天的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贸易国。由于成为了世界最大贸易国,就赚取了源源不断的贸易顺差,支撑了人民币的不断扩张,也就支撑起“金融大厦”,有了源源不断的贸易顺差就可以积累外汇储备,在国际上发挥影响力;有了世界工厂,服务业就得以快速发展,即解决了无数的就业问题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有了世界工厂带来的贸易顺差,就可以进口大量的石油和粮食,中国人不仅可以解决温饱问题,还可以开得起汽车等等,所以,世界工厂的建设可说是中国改开之后最核心的经济成就。
中国之所以可以建成起世界工厂,是基于人口红利释放,是基于改革开放政策并主动加入世贸(主动融入世界),是基于劳动力的高素质,等等。
但是,所有人都在忽视一个核心要素,没有这个要素就不可能建设成世界工厂!它就是——丰富的煤炭。
虽然很多人不喜欢黑乎乎的煤炭,但它确实改变了中国。
任何一个国家要建立起世界工厂,并建立起与世界工厂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城镇化),都必须以巨大的能源消耗作为基石,没有这块“基石”,其他的都是空谈。
历次工业革命以及任何一个大国的工业化进程,当然有是技术引领的结果,但又必须有能源支撑。
17世纪英国就开启了工业革命,支撑工业革命的“脊梁”是能源革命,煤炭取代草木作为主要能源,在工业革命进程中煤炭产量获得空前的发展。1770年英国的煤炭产量是600万吨,到1800年已经上升到1200万吨(这个产量比当时世界其他地区煤炭产量的总和还要多),然后又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技术进步与煤炭的辉煌奠定了英国的工业革命。
到19世纪中叶开始,英国就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和“能源安全”问题,这已经决定英国将从辉煌的顶峰开始滑落,从此开始,美国和德国就接过了引领工业革命的接力棒。
1870年南北战争结束之后,美国的工业化得到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这一时期被美国人誉为是镀金时代,给镀金时代提供支撑的也是能源。到1900年美国的煤炭产量达到2.45亿吨,已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最大产煤国。与此同时美国的石油产业开始突飞猛进地发展,1900年美国的石油产量为870万吨,1913年为0.34亿吨,1920年为0.61亿吨,1940年为1.91亿吨,这个数量已经高达全球石油产量的68.7%!1950年为2.69亿吨,相当于当时美国煤炭产量的96%。是能源产业的快速扩张支撑了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奠定了美国的镀金时代。
在欧洲大陆,德国也是一个典型的富煤国家,鲁尔区和萨尔兰是德国传统的产煤区,正是这些区域丰富的煤炭资源和邻国的铁矿,帮助德国在工业革命当中完成了工业化和资本原始积累,成为了欧洲大陆上数一数二的工业强国。
没有技术进步肯定就没有各国的工业革命,但没有能源利用方式的进步和丰富的能源供给作为支撑,工业化也是空谈,两者缺一不可。所以需要再次强调,不要瞧不起黑乎乎的煤炭,它不仅支撑了改开之后中国世界工厂的建设,也支撑了曾经的英美德等国工业化的进程。
2020年,中国煤炭产量超过了38.4亿吨,占全球产量的51%,印度、澳大利亚、印尼分别是7.4亿吨、5.76亿吨、5.63亿吨,由此也就知道为什么中国是世界工厂,是庞大的煤炭供给支撑的电力系统支撑了城镇化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世界工厂的运转。
有朋友会说,难道没有煤炭中国就不能成为世界工厂吗?答案是:不能!
第一,石油、天然气无法满足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电力需求。
中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却是贫油国和贫气国。2019年,中国人均石油可采储量只有2.57吨,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4288立方米,分别只有世界平均值的7.8%和16.8%,不足以支撑中国的城镇化和工业化。
第二,难道中国不能通过进口石油、天然气来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吗?答案也是否定的。
首先,是价格问题。以热值计算,2019年电煤的市场价是汽油零售价格的14%,如果用其它方式(燃油、燃气)发电支撑世界工厂,电价将大幅上升,而商品成本中大约有四成是能源成本,中国商品就会失去大部分的价格优势。
其次,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大陆的原油产量开始下降,为了进口石油的产地和航线的稳定,美军开始大规模进驻中东等世界热点地区,导致财政压力急剧放大,任何一个国家都承受不起如此高昂的原油综合成本,这是美国的制造业不断外迁的主要原因。中国如果依靠进口石油来推动工业化,更承受不起如此高昂的成本。
因此,中国目前的经济模式还离不开煤炭。人们经常为下述数据沾沾自喜,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40%的商品产能居世界第一,63%的鞋子、70%的手机、75%的太阳能电池板、80%的空调、90%的电脑产自中国,中国钢铁产能占世界一半以上,十种有色金属产能占世界的一半以上,原料药产能占世界的三成,石化产能大约占世界的四分之一等等。如果明天离开了煤炭,上述数字和数字背后的就业与财政收入基本就变成了空白,世界经济版图中属于中国的那一块就会塌陷,我们所有人的生活将在一夜间被彻底颠覆。
这就是煤炭在中国的地位!
现在,欧美开始抽动世界工厂和中国城镇化的那块基石——煤炭。
11月4日,在英国举行的气候峰会上,逾40个国家在一项新协议中承诺放弃使用煤炭,其口号是“让煤炭能源成为历史”。
联合国气候峰会主席夏玛说,此举使煤炭的终结“指日可待”。但也有几个主要的煤炭生产和使用国并未参与这项承诺,其中就包括中国、印度和美国。根据英国石油公司2021年的世界能源统计,2020年中国的煤炭消费量约占全球的54.3%,而印度使用了11.6%,美国为6.1%。在这三个国家中,美国的处境相对有利,因为煤炭消费在美国的能源占比中已经相对较低,相对于中国,印度是工业化的后发国家,将来可以建立新的能源供给体系以支撑工业化,而中国的处境最为被动,要建立起新的能源供给体系以支撑目前的工业产能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可一旦按要求淘汰煤炭,必然导致制造业的大量外迁,带来的是基础设施利用率的大幅下降,银行体系也将面临巨大的威胁,严重的失业问题和财政问题等等,这些显然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中国能够对煤炭问题不予理会吗?似乎也是不能的。
第一,气候问题已经是全球性的问题(下图,数字来源于2020全球碳排放),是所有国家都必须负责任的问题,在今天这已经是一种政治正确,而煤炭的使用对环境的威胁最为严重,在这个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能与世界为敌,否则在国际上会被高度孤立,后果是严重的。
2019年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地域分布情况(作者博客)
第二,如果因此而引起国际间的剧烈冲突,很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后果。
首先可能是制裁,以中国今天的原油、粮食、芯片等的对外依存度,一旦因此而遭遇制裁就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其次是将来可能会面临碳关税(个人预计这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当碳关税建立起来之后,任何国家如果不遵守排放协议就会被强制征收碳关税,就相当于遭到了全球经济封锁,这肯定也是灾难。
这里才是决战的战场,欧美与中国之间的“碳”大战已经打响。
中国能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
第一,加速经济转型,降低能耗强度,这是非常急迫的关口。
第二,推动新能源的加速发展。
第三,无论怎么推动新能源的加速发展,以中国人口与资源(自身的能源禀赋)之间的矛盾,都不可能彻底摆脱煤炭。此时,中国必须加速建设内需市场,当自己拥有了强大的内需市场之后,就会与欧美经济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具有缓冲垫效应,缓冲“碳”冲突。
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但确实是解决问题的出路所在。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