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GDP落后美国之后(图)
美国经成长在未来三到五个季度将会强压中国。(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1年8月26日讯】GDP数字与成长率很重要,然而它不是经济的全部内容,更不是中美竞争的唯一领域;它要转换为军力,也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
“美中角色互调?美经济增长未来数季超越中国”,“多家研调机构指出,美国经成长在未来三到五个季度将会强压中国。这将可能是1990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速度首度持续超过中国的时期”。
以上是德国之声中文网八月中的一篇报导标题与文首摘要;文中综合的所谓多家研调机构包括: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Capital Economics、和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至于提出“美中角色互换”可能性的则是《华尔街日报》。台湾多家媒体也转载了相关报导。
报导原由是2021年第二季,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较去年同期增长7.9%,美国则是12.2%,同时前述三机构预测美国GDP超越中国的时间跨度不同,有未来三季、也有未来五季。
单季GDP成长率是一个短期的统计,整年度变化可能很大。去年初疫情爆发时,中国第一季GDP成长率是负6.8%,史上首见。原因明显是疫情与其强力隔离方式,当时疫情发展前景不明,各方对后续的GDP预测当然也就很晦暗,即使悲观也合理。后来中国2020年余下三季的GDP成长率分为3.2%、4.9%、6.5%;全年则是2.3%,又成为全球唯一正成长的大型经济体。
中共官方当然正面宣扬此一成绩,“主要目标完成好于预期”,台湾官方媒体则至少在标题上不同声附和,“创改革开放40年来最低”。经济数字若统计翔实,以其为依据来观察美、中大国博奕,不必也不应纠纒于这种“经济民族主义”的情绪。观察空间跨度要宏观、时间跨度要长期,才不至于以偏盖全。
国关学界关心的重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对于美、中两国的总体实力消长占有多大的比重?
《世界强权的兴衰》作者、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保罗.甘迺迪是看重大国经济实力的代表,他的大作副标题是《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不论近代篇或现代篇的内容,都一再引述近五百年轮流崛起大国的各项经济数字与这些大国对外战争的关系。2018年甘迺迪教授接受中国大陆《参考消息》的专访,开宗明义就说:
“500年来大国兴衰的历史表明,大国相对的经济实力与地位,与其相对的军事实力或地位相关联,而大国之兴衰,最终、更重要、更具决定性的因素,是相对他国而言的经济实力:大国的经济基础决定和影响着它的相对地位。”
持类似甘迺迪教授“经济决定论”看法的中华民族主义者,总是认为中国因为经济成长曲线陡峭,因而预测中国终将战胜美国,成为世界首强。但是甘迺迪教授也在专访中表示“包括金融和技术实力在内的经济力量更加持久、更加重要”,就此经济力量的定义而言,美国仍享有美元霸权、以及在至少半导体产业掌握最上游的设备材料与设计软件等技术优势之现状,又挫败了那些网上的大量“粉红”与“毛左”。
换言之,GDP数字与成长率很重要,然而它不是经济的全部内容,更不是大国竞争的唯一领域;它要转换为军力,也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
此外,经济数字在中国受到的关注,可能比其它国家更高,中共向来强调其取得的经济成就,有其必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时时忧虑执政的合法性,是一党专政体制对内的必然。
回到主题,美国经济能否真的在未来三季或五季“强压”中国,确实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它可能是一个美国短暂衰落后又重回世界霸主的转折,但也可能只是中国迈向世界最大经济体过程的一小段变奏。
以短期的经济数字来预测长期的大国兴衰,乃至大国竞争的结局,或许有其新闻趣味,然而,若是政府官员或企业主根据此类新闻预测,做下攸关国际民生的重大决策,就太危险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