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恶化:委内瑞拉已出现以物易物……(组图)
【看中国2021年4月12日讯】2009年,委内瑞拉的粮食产量是948万吨,2010年委内瑞拉人口数量是2844万人,人均333公斤,略低于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的每年400公斤/人。但考虑到该国的马拉开波湖附近有广阔的渔场与牧场,该国只需少量的谷物进口就足以满足需求。但即便完全没有进口,也不会出现饥荒现象。
再考虑到该国人均耕地约一公顷(合15亩),你相信这个国家会饿肚子吗?如果有人在2010年提出这个问题,估计立即会被送进疯人院。
2020年,委内瑞拉的粮食产量约为200万吨,2019年的人口是2852万人,每年的人均粮食产量约是70公斤,相当于每天0.19公斤(不足四两),这个产量是肯定要饿肚子的,而且会饿死人,所以,委内瑞拉现在就是饥饿的代名词。
今天,如果有人要在委内瑞拉出售二手手机,不能用纸币标价,要用方便面。一般的价格是:一只二手手机=20包方便面,这就是新时代的以物易物。
过去我们经常将饥荒归结于气候带来的灾害,可最近十年,南美风调雨顺,巴西、阿根廷还是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所以马杜罗实在没办法将这口黑锅扣在老天爷身上。
在过去的十年中,委内瑞拉不仅农业出现了大幅萎缩,最强势的石油产业的遭遇也一样,从2010年前后的日产300万桶左右,十年内就下降到了不足100万桶。
世界经济史上已经出现了无数的范例,通胀恶化时所有产业都会萎缩,委内瑞拉不过是最新的典型而已。
财政赤字失控导致通胀失控,所以,财政是所有危机之源。
经济全球化时期,人们曾经自豪地说,东亚和德国在全球经济活动中主要承担的是制造环节,中东、俄罗斯等国家主要承担的是能源输出国的角色,南美北美主要承担的是谷物输出国的角色,非洲主要输出的是矿产,以美英日欧为主的发达国家主要承担的是科技输出的角色,美国进行金融服务输出,美英欧等发达国家是全球最主要的消费市场等等,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角色(有些国家承担的角色不止一个),大家彼此分工协作,就构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全景图。
疫情给全球带来的冲击是什么?核心就是财政收支快速恶化。美国政府的财政负债率从疫情之前的不到110%已经上升到现在的135%以上,就是最具体的反应。
当然,疫情对世界各国的财政所带来的冲击程度是不同的,各国财政的耐冲击程度也是不同的。从上个世纪到现在的实践已经证明,南美的财政耐冲击能力最差(表现为货币价值最不稳定,可参考巴西阿根廷货币最近十年的汇率走势),因为南美的贫富差距恶化的最为严重。这就让南美最可能因疫情而爆发财政危机,这其中又以南美最大的国家巴西最具代表性。
为应对疫情,巴西政府在2020年4月启动了紧急救助金计划,向失业和自由职业者提供经济援助。在4至8月间,政府共发放5期救助金,每人每期可获得600雷亚尔的援助,从9月起,该数额降至300雷亚尔。但从今年开始,巴西终止了救助计划。1月5日,巴西总统博索纳罗说:“巴西破产了,我无能为力。”其内在的含义是说,巴西已经耗尽了所有的财政资源,再也没有能力救助失业者。
据1月28日的消息来源,巴西国库局当天发布的报告显示,巴西2020年初级财政赤字达7431亿雷亚尔,创下1997年开始统计该项数据以来的最高纪录,税收减少和疫情导致的财政支出增长是赤字增加的主要原因。巴西2020年的GDP是7.4万亿雷亚尔,财政赤字率是10%,这个水平足以触发财政危机。
更关键的是,巴西的疫情还在恶化,这意味着巴西的财政收支还在恶化。
4月7日有媒体报道,巴西在过去24小时有4211人因感染病毒而死亡,新增82869例确诊,致死率为5.08%。巴西丧葬行业公司协会(Abredif)的数据显示,瘟疫使得巴西每天死亡人数在今年3月突破千人大关。此后就开始出现连续上升的态势,通过计算巴西的疫情数据可知,巴西2月的致死率约为2.2%,仅仅一个多月之后就上升至5%左右,每日感染人数和致死率同步上升所带来的问题越来越严峻。去年因疫情而死亡的人口主要是老年人,现在则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年轻人。
疫情的不断发展明显会导致巴西的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一旦失控,就很可能会复制巴西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的通胀走势(见下图上),也就是复制了过去十几年委内瑞拉的通胀走势(见下图下)。这时,委内瑞拉在过去十年所发生的、产业不断倒闭的故事就有可能在巴西重复:
1983-2002年巴西年通胀率(网络图片)
过去十年间委内瑞拉的通胀率(网络图片)
阿根廷等其他南美国家与巴西的情形类似(智利除外)。而南美在经济全球化的版图上承担的是农产品、矿产品出口的角色,一旦陷入恶性通胀、生产萎缩的状态,国际市场上的初级产品的供给就会下降以致短缺,就会撕毁全球化的全景图,这是推动全球通胀水平的突破口。
从货币走势上可以看到南美国家已经有了通胀失控的迹象。阿根廷的汇率已经出现双轨,黑市汇率比官方价格(1美元兑92.145比索)低50%左右,比索汇率已经在事实上失控,恶性通胀就在眼前。而巴西雷亚尔的汇率(1:5.614)比阿根廷比索的处境要稍稍好些,但一旦再次启动跌势,通胀也会恶化。当通胀恶化之后,就会打击全球初级商品的供给,推动全球的通胀水平。
要说明的是,疫情冲击的可不仅仅是南美诸国的财政,所有国家的财政都在受到严重的冲击,推动全球的通胀。
另一方面,疫情的爆发又导致各国政府的债务率飙升。国际金融协会的报告称,截至去年9月,全球债务水平已达到272万亿美元,发达市场的总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在今年第三季跃升至432%,新兴市场债务与GDP之比在第三季达到近250%,其中中国为335%。该机构预计2020年底全球总债务将达到277亿美元,全球债务与GDP之比将达到365%左右。
欧美央行还在源源不断地向市场中注入基础货币,美联储是每月1200亿美元(购买债券),这意味着全球债务依旧在高速上涨的路上。
由此就产生了无法回避的矛盾,全球债务已经处于高位水平,而各国的财政问题导致通胀上升之后就会推升利率,就会触发全球性的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这又反过来进一步推动全球的通胀恶化,进而导致商品供给的进一步收缩,形成恶性循环。
南美爆发恶性通胀、收缩初级商品的供给,很可能就是诱发全球通胀的突破口。
还有一个因素将导致部分国家的财政赤字失控,推动全球的通胀水平。
今天的世界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世界已经告别了和平与协商,取而代之的是军备竞赛和对抗,这一点已经不必忌讳。即便五六年之前,世界还基本是和平的,众多国际机构可以充分发挥国家之间的协调作用。但今天,多数协调机制已经无法发挥作用,大国之间只剩下争吵并挥舞拳头,美国正在亚太重建第一舰队,中国的军舰像下饺子,日本不仅在抓紧生产和装备第五代战机(F35),还在加速改装轻型航母,印度更是在加速军购,印太地区的军费支出不断飙升,说明大家都在干同样的事——军备竞赛。
克里米亚、中东、南海、东海、台海、爱琴海到处都在进行军事对峙,随时引发战火,甚至已经有军事专家担忧新的世界大战随时都可能爆发。
而在战争状态下,对特定国家进行经济封锁是必然的(高端芯片已经进入封锁模式),经济封锁和战争都会通过中断运输航线、断供等方式,极大地推动全球的通胀水平。
其实,即便没有瘟疫,战争年代也必然到来(经济全球化导致美国财政被严重削弱,带来地缘矛盾激化和全球对抗),就必然会推动全球的通胀水平,进而威胁全球债务,导致全球的通胀恶化。而瘟疫大流行起到了给这个进程加速的作用。瘟疫与战争将让世界进入高通胀时代。从策略来说,这不是可能,是必然。
之所以陈述上面这么长的篇幅,都是为了说明下面的这张图:
实体资产与金融资产的相对价格比(来源:美国银行全球战略部)
美国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特尼特近日在一份研报中指出,由于股票和债券的高估值可能会带来波动性和低回报,实物投资才是可以锁定回报的“百年一遇投资机会”。相对于金融资产(如美国股票和债券),实体资产的价格处于192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哈特尼特建议客户关注土地(农地)、房屋、宝石、金属、贵金属等实物。他的建议刚好与上述所陈述的逻辑一致。通胀爆发之后,利率上升就会压制金融资产的收益,而通胀不断恶化就会不断推动实物价格,这就形成了金融到实物的大逆转时代。
去年笔者多次说“实物为王”,也与此不谋而合。
已经有两位著名人物在行动。今年1月有媒体报道,比尔•盖茨在美国18个州买下24.2万英亩农业用地,他总共在19个州拥有268984英亩的各类土地。同时也有报道,在时隔14年之后巴菲特又再次开始买进白银产品,他上一次购买白银产品的时候已经是1997年,当时他购进了巨量的白银ETF。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大逆转。
苏联解体之后全球进入和平时期,这是低通胀时代,也是全球纸币价值相对稳定的时期,资本热衷于到新兴市场国家逐利。通胀恶化之后就会导致各国财政收支压力空前加大,有些国家就会使用各种手段肆意掠夺私人财产以充实财政(一般称为打土豪)。而实物投资都是长期的,如果在这些国家投资,你关心的是收益,别人却会关心你的本金,资本会退避三舍。所以,未来私有财政保护制度更完善的国家对全球资本更具吸引力,那些随意打土豪的国家就会失去吸引力。
过去二十年,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更高。高通胀时代将是全球经济增长总体低迷的时代,但资本流向大逆转之后,私有财产更能得到有效保护国家的经济增长将更有潜力。相反,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由于私有财产保护制度不完善会导致资本外流让汇率承压,通胀也就更严重,经济增长速度会明显回落。
资本流动的转向和经济增长的此消彼长就是另一个大逆转。
2014年之后,有一个香港超人将大部分资产转移去了英伦——建立私有财产保护制度的鼻祖,主要投资的就是水电气等基础产业——运营实物,未来,会有更多人明白这其中的奥妙,但现在似乎已经有点晚。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