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东尼专栏】鉴赏好画的关键——气韵生动(组图)
明 唐寅 看泉听风图(局部) (图片来源: 维基百科)
“气韵生动”是评判和鉴赏一幅画的好坏、真假的一个重要标准。这个重要标准不是现在谁提出来的,是一千五百多年前,南朝画家谢赫在其所著的《古画品录》中,首先提出来的。
谢赫(479—502年),南朝齐、梁间画家、绘画理论家。尤擅肖像,他默记能力极强,过目不忘人的形象,并能完成画作,是中国早期的肖像画家之一。但是,他的画作传世极少。而他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古画品录》。此书为中国最古的绘画论着,评价了3世纪至4世纪的重要画家。书中提出中国绘画的“六法”,成为后世画家、评论家、鉴赏家们所遵循的原则。此书中将“气韵生动”列为第一条准则。
中国画讲究胸有成竹、一气呵成,连贯性,“气韵生动”不仅是指画作的内在的神气和韵味连贯性,自成天然,而且还要求有鲜生灵动的“生动”表意,赋予画作生命,让画作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以一种有神气和韵味,鲜活的生命状态呈现于世。从这一点来说,可以说“气韵生动”是“六法”的灵魂。
宋 马远 对月图 (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中国画之“六法”
“六法”中其它五法分别为:骨法用笔、应物像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
骨法用笔总的来说,就是指怎样用笔墨技法恰当地把对象的形状和质感画出来。如果把气韵生动理解为“神”,那么也就可以把骨法用笔理解为“形”了。而写“形”是借助于笔墨的表现手法,目的是为了表现“神”,也就是晋代大画家顾恺之所说的“以形写神”。
应物像形就是在描绘物像时,要注重物像的本来面貌,用准确的造型把它表现出来。随类赋彩指根据不同的描绘对象、时间、地点,施用不同的色彩。经营位置就是指构图。中国画历来重视构图,讲究宾主、呼应、虚实、繁简、疏密、藏露、参差等种种关系。传移摹写就是指写生和临摹。对真人真物进行写生,对古代作品进行临摹,这是一种学习自然和继承传统的重要方法。
要表现出艺术形象的生动性、真实性,即气韵,这也与其它五法分不开。其它五法同时也离不开“气韵生动”,否则,也就成为了缺乏灵魂的纯技术性的东西。“气韵生动”离不开构图立意、笔墨技法,因此,它和其余五法是一个整体。
许多人在鉴定某画作是伪作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幅画没有气。”意思是假的。假画中的“神”和“气”往往是不连贯,而且还常常带有不好的讯息。鉴定国画真伪的关键在神与气。真画所带的气场是正的,“神”和”气”连贯,也就是“气韵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