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收入减半,隐性债务藏危机,地方财政困局难解。(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1年1月18日讯】(看中国记者丁晓雨综合报导)随着2020年多个因素叠加冲击,各地基层财政入不敷出,公务员收入减半,甚至拖欠、缓发。为解困境,地方政府不惜违反禁令,通过民间融资等手段借债。分析人士称,大量的隐性债务令当局无法掌控,从而加大社会不稳定因素,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据官方《瞭望》新闻周刊报导,2020年,由于疫情冲击叠加经济转型等因素,多地财政收入增速普遍下滑。与此同时,当局要求的减税降费、民生保障等财政刚性支出持续增长,一些地方基层财政收支矛盾愈发突出。
报导称,少数基层财政供养人员已经受到财政紧张的影响,绩效奖金等薪酬出现一个月至一年不等的缓发。东部某地级市的公务员告诉媒体,其日常收入包括基本工资与奖金津贴两部分,数额基本相当。当地有的县区公务员只有基本工资能正常发放。
近年来,受当局环境保护政策影响,持续清退污耗产业,地方财政本就增收缓慢。2020年,在疫情、经济下行等大环境冲击下,更是捉襟见肘。
在东部某山区县,今年 1~10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才8亿多元,下降幅度达两位数。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亿多元,同比下滑约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则达24亿元,同比增长5%。
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财政减收压力也同样巨大。沿海某地级市10多个县区中,2020年1~10月份仅有一个区财政收入正增长,降幅达两位数的区县有4个。
该市一位财政干部对媒体表示,当地财政支出70%用于“三保”。2020年全市财政收入预计下降4%左右,但财政支出增长达3%~5%。通过压缩一般性经费,当年全市减少了5%的财政支出,但仍然无法缓解资金矛盾。
《瞭望》新闻周刊报导称,压力之下不少地方加大发债力度,政府负债率快速攀升,少数地方甚至再次出现违规举债迹象。
而据官方统计数据,2020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超过6.44万亿元,比2019年增长逾47%,创下地方债发行量历史新高。
财政部部长刘昆去年在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上强调,要高度重视防范债务风险工作,不能因为应对疫情就不重视债务风险,不能因为财政困难就违规举债制造新的风险,绝不为解决短期问题而留下后遗症。
有业内专家指,资管新规之后,借道信托、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等各类非标业务违规融资通道被堵住,隐性债务融资方式愈加隐蔽化,一些融资租赁、私募、定融等民间俗称的“非非标”融资业务逐渐抬头,成为一些地方置换处置隐性债务的主要方式。
多位受访财政专家认为,地方政府违规举债不仅存在债务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成本高企等问题,一旦到期难以偿还,还可能引发与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纠纷,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也会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全国整体公共债务风险难以准确评估,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也会随之攀升。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責任编辑: 静馨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