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达公纪晓岚的诙谐、多才、睿智,给人们心中的印象无可比拟。(绘图:Winnie Wang/看中国)
提起纪晓岚,可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诙谐、多才、睿智,给人们心中的印象无可比拟。
纪晓岚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位名臣。出生于现今河北省的河间县。以才名世,号称“河间才子”,被誉为“一代文宗”。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六月十五,是纪晓岚的生日。关于他的出生,一直就流传着种种神奇的传说。他的墓志铭上就写着说在他出生的前夕,“水中夜夜有光怪”,并有一道火光闪入他出生的地方,所以后来人们就认为他是“灵物化身”。“昀”就成了他的名字。“昀”yún即日光的意思,晓岚是他的字。
幼年夜能视物 清明如白昼
他本人六十九岁时在《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中自述:“余四五岁时,夜中能见物,与昼无异。七八岁后渐昏阍,十岁后遂全无睹。或半夜睡醒,偶然能见,片刻则如故。十六七岁以至今,则一两年或一见,如电光石火,弹指即过。盖嗜欲日增,则神明日减耳。”说的是他小时候,四五岁前,夜里看东西就像白天一样清楚。七八岁后就不清楚了。到十岁以后,就根本看不见了。只是偶尔半夜醒来,看见一会儿,很快就又看不见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夜间视物的能力就越来越没有了。他自己说:可能都是因为人欲太重,而自己的本来神明就越来越少了的缘故吧。
神童巧对太守
纪晓岚从小就有“神童”之称。民间也有很多故事流传。传说有一天纪晓岚在街上与同伴们玩球,正好太守经过,不巧球误扔到太守坐的官轿里。孩子们一看,大事不好,吓得四处逃散。可唯独纪晓岚,他居然上前拦住轿子要球。太守觉得这个孩子很有意思,与众不同,于是说:“我有一上联,如果你能对上,就把球还你,否则球就归我。”纪晓岚同意了。太守出上联:“童子六七人,唯汝狡。”纪晓岚不加思索地答道:“太守二千石(担),独公……”最后一个字吭哧吭哧,迟迟不说。太守问他“何以不说出这最后一字?”他回答说:“太守若将球还我,就是‘廉’字;若不还,便是‘贪’了。”太守不禁哈哈大笑,自然把球还他了。
仕途平步青云
纪晓岚从小深受父亲影响,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其学问与日俱增。雍正十二年,纪晓岚随父入京,受业于著名画家董邦达门下。董邦达是清代皇家画院中继王原祁之后的一代宗匠。名师自然出高徒。乾隆五年(1740年),纪昀返乡应童子试。乾隆十二年应乡试,其文章写得词采富丽,才气飞扬,引人入胜。这次乡试的主考官就是当时大名鼎鼎的阿克敦和刘统勋。两人不禁为之拍案称绝,被擢为乡试第一。十九年三月中进士,会试列第二十二名,殿试中名列二甲第四名。同年进入翰林院,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此后他先后担任山西、顺天乡试的主考官,并曾视学福建。
在(清高宗)乾隆十二年(1747年)顺天乡试高中第一解元;乾隆十九年(1754年)中二甲第四,赐进士出身。
命由天定!纪晓岚的几次奇遇
乾隆十九年,他在甲戌科殿试已毕,还未“传胪”(那是科举时代,殿试后的宣制唱名)。纪晓岚就先在富阳董文恪公家中作客,邂逅了一位精于拆字的士子。
纪写了一个“墨”字,问这次殿试之成败。那士子说:“状元已无望,但墨中的里字,拆开为二甲,下面有四点,君所中的应该是二甲第四名,而且必选庶常,而入翰林。因为四点为庶字之脚也。士为吉字之头。乃庶吉士之兆。”
发榜之后,纪晓岚果然中了二甲第四名,选为翰林院的庶吉士。此后纪晓岚一帆风顺。
但到了乾隆三十二年,纪晓岚因为盐运使卢见曾贪污一案,走漏消息,清高宗大怒,下令将他革职羁押,看情况是凶多吉少。
那时负责看守纪氏的军官中有个姓董的,善于拆字。纪氏写了一个“董”字,请他一拆。
董君看了一会儿就说:“先生的罪名,将充军边疆。”因“董”字里含有“千”、“万”、“里”之象。
纪氏又写了一个“名”字请拆。董君说:“‘名’字之下为‘口’字,上半部为‘外’字偏旁,是口外也(俗称长城之外为口外),日在西为‘夕’,地点恐在西域。”
纪氏又问将来能否赦归?董君说:“‘名’字有点像‘君’字,又像‘召’字,所以将来必可赐环。”(充军远方之罪官,获赦召还称赐环)
纪氏又问:“何年何月可召还?”董君说:“‘口’为‘四’字的外围,其中缺少二笔,大约不满四年,今为戊子,四年将为辛卯,‘夕’字为卯字偏旁,相也符合。”
不久,圣旨果然下来,把纪晓岚充军乌鲁木齐(新疆迪化的音译),后来终在辛卯年六月赦回。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起,纪晓岚任《四库全书》馆的总纂官,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共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又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热河志》。历任编修、左庶子、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礼部侍郎等职。
阅微草堂笔记叙实 弘扬神传文化
纪晓岚享寿八十岁。他生前自撰挽联:“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去世后皇帝御赐谥号“文达”。所以后人也称他文达公。在当时实际处于文坛领袖地位。纪晓岚不重著述,只有《阅微草堂笔记》、《纪文达公遗集》等书遗世。
纪晓岚的文章,风格质朴简淡,自然妙远;《阅微草堂笔记》共五部,二十四卷,其中包括《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姑妄听之》四卷,《滦阳续录》六卷。此书内容丰富,知识性很强,语言质朴淡雅,风格亦庄亦谐,读来饶有兴味。当时他每完成一篇文稿,社会上就会广为传抄,同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经久不衰,至今仍拥有广大读者。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