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为何祛病彻底?原来它涉及微观空间的理。(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中医所说的经络和穴位,解剖是看不到的,因为它们不存在于我们这个肉眼可见的空间,而是存在于更微观的空间里。中医与西医的根本不同就是中医治病大多从微观空间着手,而西医多从表面空间着手。中医用药大部份也涉及更深空间的理,是从微观上调整身体,所以祛病彻底。
比如有些孩子夜惊,白天睡,晚上哭叫,阴阳颠倒。有一个简单的治疗方子就是用水煮金子。煮过金子的水就变成纯阳之水了,可以使孩子平静。可是按现代物理理论,金是不溶于水的。如果拿到实验室化验,水中是找不到这层空间的金的元素成分的。那么,为什么煮过金子的水具有不同的特性了呢?
物质的存在不只是在我们这个可见的空间,金子、水及万事万物都在许多层空间同时存在,不同空间的存在息息相通。金子与水在这个表面的空间是不相溶的,可是在深一层的空间却是互相渗入了,所以煮过金子的水与没有煮过金子的水是不一样的物质。
有一种霍乱是半湿半干型的,一个有效的方子是把井水打上来,将一半水烧开,与剩下的一半合起来,这样的水就是半湿半干的水,可以治这类型的霍乱。事实上,这种方法做出来的阴阳水可以治很多半阴半阳型的疾病。
生水与熟水是不同的物质,在这边可见的空间它们溶合在一起,在深一层的空间却是有间隔的,不能溶合。
物质在许多空间同时同地存在,我们的身体也同时同地存在于许多空间中。身体在不同层次的空间中的感受是相互贯通的。中医里的冷、凉、寒的概念就是不同空间的状态的描述,冷与热的概念与现代物理学的温度概念相差很远。
在中医里,病分冷与热,药也分凉与热。冰是冷的,碰到皮肤上就能感到,但凉药如珍珠并不冷,不是冰那种冷,而是在深一层空间的冷。有时病人内热外冷,服药就得凉药热服;如果病人内冷外热,药就得热药冷服。相应的还有热药热服、凉药冷服,也就是同时针对不同空间层次的状态行药。
中医所谓的“寒”就比“凉”更深一层。千年冰山下发掘出的一种玉叫寒玉,握在手里并不冰,不会冻坏皮肤,但时间长了会感到彻心彻骨的寒。以前的人去世后,在口里放一块寒玉,尸骨可以保存很久,不需冷冻。这个寒的程度不是凉药的那种凉性可以达到的,它是更深一层空间,或者说是更微观空间的状态。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神传文化,对生命的认知远远超过今天实证科学的认识。传统的中医就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许多大医学家都是有功能的,比如孙思邈、华佗、扁鹊等。他们之所以医术如神,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能够看到另外空间的景象,所以能够从根本上祛除疾病。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