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20年7月6日讯】今年3月份,中国国家外管局对外公布的外储数据是“下降12亿美元”。问题是:外储怎么只减少了12亿,似乎与海关数据严重恶化不匹配。相信绝大多数人只是记住了这个数字,并由这个数字认为外储波动十分有限,无形中这强化了信心,却并没有发现其中的“说话技巧”。
笔者较真地扫了一眼外储公布的数据,似乎发现什么地方不太对劲:外储明明是环比下降87.79亿美元,怎么变成了只下降12亿美元?
2020年3月中国外管局公布的外储数据(数据来源: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
仔细一看,原来笔者的心理惯性以为外管局会按惯例公布环比变动,但实际这次公布的却是,与年初对比:即与2019年12月的数据对比——“说话的艺术性”。
一 最为乐观的数据——由顺转逆
3月7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1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6%。其中,出口2.04万亿元,下降15.9%;进口2.08万亿元,下降2.4%;贸易逆差425.9亿元,去年同期为顺差2934.8亿元。海关总署数据,似乎更为契合国内通胀及疫情冲击会强化进口,遏制出口的现状。
中国有多个数据口径可以了解货物贸易情况。其中以海关总署的贸易数据最为乐观。这并不代表海关数据有失真,海关总署的每一个数据都会有对应报关单支持。海关数据失真这仅仅是因为中国资本项存在管制,资本项流动假道贸易的行为不可避免,这在事实上造成了海关数据的过分乐观。
2月,这个最为乐观的数据由顺转逆:由去年同期顺差2934亿人民币转为逆差425亿人民币。
二 哪个数据可以准确反应外储变化?
很显然,不会是海关数据。首先,海关数据口径过窄,仅体现贸易。其次,海关数据过于乐观。当然,或许正是因为这个数据足够乐观,诱导关注此数据的行为似乎也最多。
按理来说,最客观的体现外储未来走势的数据应该是银行结售汇数据,尤其是其中的经常项目,更是汇率升贬的基本面。但其在2019年与外储变动失去了关联性。
3月6日,中国外管局公布了一月份银行结售汇数据。可以发现,一月份,银行结售汇数据顺差63.85亿美元,其中经常项目顺差31.52亿,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51.31亿美元,银行自身逆差18.99亿,单看经常项顺差为31.52亿美元,似乎不错。
3月6日,中国外管局公布的一月份银行结售汇数据(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
实则不然,因为历史上的1月份数据,都有外贸企业恐慌性结汇因素。从2020年1月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可以发现,2020年1月份代客涉外收付款顺差74亿美元,但经常项是逆差124亿美元。
对比发现:
1)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或更准确体现外储变动。(74亿美元)更贴近于一月份外储增长75.73亿(考虑外储资产详细构成未对外公布,仅可做参考)。
2)历史上1月份外储增长都有恐慌性售汇因素。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的经常账户,一月份逆差124亿美元,但银行代客结售汇的经常账户,一月份顺差31.52亿美元。一个顺差一个逆差,或源于1月份人民币汇率急速拉升导致外贸企业恐慌性结汇所致。这从2019年数据可以得到验证, 2019年1月份,经常项同样有94亿美元顺差。但2019年全年,银行结售汇数据经常项是逆差611亿美元。这显示近年1月份数据都是比较突兀的,或主要原因就是年末汇率升值驱动外贸企业恐慌性结汇。
3)外储增长背后是债。从一月份看,外储的增长是与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的顺差数据匹配。或意味着外储增长源自对外,资本和金融项目融资;对内,借涉外客户未结汇资金。
三 恨爱交加的热钱
银行结售汇数据自2015年起,年度经常项一直是逆差,代表外储的稳定或增长,只能由资本和金融项顺差对冲。而资本和金融项资金具有快进快出的风格,被通俗的称为“热钱”。
“热钱”一词的广为人知源自2012年,时任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三亚经济国际论坛上谈及“加快推进资本可兑换”时说:“中国落实资本项目可兑换,将是正当兑换,不欢迎快进快出的套利热钱”;“对冲基金就是进来搞一把就走的,这个钱我们不欢迎。”
“热钱“一词由此广为人知,在2012-2015年之间,中国多次表态不欢迎热钱流入,同时采取措施打击热钱流入。但在2015年之后,态度已悄悄切换。
现在的中国,事实是热烈欢迎热钱的!热钱的流动基于三要素(息差、汇率预期和资本收益),中国的汇率逆周期调节即基于挽留热钱。
银行结售汇数据原本是外储变化的先行数据,但2019年全年,外储与银行结售汇数据几乎没有关联,压力全部转嫁商业银行,2019年外储不减反增,全年央行外储增长了352亿美元。
但2020年2月,央行外储单月下降87.8亿美元,结合海关数据由顺转逆, 这或是外储压力转嫁无路的表现,是量变到质变的开始……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