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央行也一样。(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0年6月28日讯】中国央行到底有多少钱?央行是如何印钞的?这两个问题其实都能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当中找到答案。每个家庭,每个企业,每个部门,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央行也一样。
举个例子:买了一套100万的房子,首付20万,贷款80万,在不考虑利息的情况下,那么家庭总负债就是80万,总资产就是100万。
总资产(100万)=总负债(80万)+所有者权益(20万)
那么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是怎样的呢?
如果我们把这个恒等式放大到整个市场道理也是一样的,我们假定市场上只有一个钱庄,一个人(老王),老王持有一张100元的欠条(小白给老王的欠条),有一天老王拿着100元的欠条去买大白菜,怎么说卖菜的阿姨都不肯接受这100元,因为在阿姨看来这个欠条不是钱。
老王很苦恼,“小白你还我钱吧,日子没办过了唉”。小白安慰他说,“我现在也没有钱,但我在钱庄的信用很好的,你可以拿100元的欠条到钱庄抵押兑换现金。”老王照办。
老王到了钱庄,出示了小白给他的100元欠条,钱庄老板很开心,说着“可以的,你可以把100元欠条抵押在我这,然后我把一张盖有我印章的纸条给你(面额100元)”。老王接受。
终于,老王拿着它去买了大白菜,阿姨接受了,因为她觉得这钱受银行背书,完全信得过。
上面的案例告诉我们:
1、市场的上纸币真的不值钱,如果没有银行(央行)背书,其实就是一张白纸的价格。
2、当钱庄给老王100元纸条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市场多了100元的流通货币。而对于钱庄来说则多了100元的资产(小白给老王的欠条),同时也多了一笔100元的负债(钱庄给老王的100元纸条本质上就是欠条,只不过加盖了他们的印章)。
在这个过程中钱庄的资产负债表变化是这样的:
总资产(增加100元)=总负债(增加100元)
即钱庄资产负债表增加的过程就是市场上流通货币增加的过程。
回到现实,钱庄可以理解为央行,市场上流通货币可以理解为带有钱庄印章的纸条,理论上说央行的总资产(总负债)有多少,那么市场上的钱就有多少!
那么央行总资产(总负债)到底是多少?截至5月底,央行的总资产(总负债)是36.78万亿(人民币,下同),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市场上的钱就是36.78万亿呢?
理论上是,但实际上不是,原因有两点:1、中国的存款准备金比较大,货币派生比较高;2、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相对比较复杂。
听懵了吧,什么意思?先让给小白给你剖析下央行的资产负债表。
回到上面的例子,钱庄可以通过“印钞”购买老王的欠条做大资产负债表,实际过程中央行也可以通过“印钞”购买商业银行的债券,这个过程银行获得了央行的货币,市场上的钱变多;而央行获得了银行的债券,资产负债表变大。这是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大的原因之一(央行“购买”国债)。
1、总资产栏下的两项“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和“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分别体现的是央行对商业银行以及对其他金融机构的债权,说白了就是金融机构欠央行的钱。
一般的做法是央行通过逆回购、MLF、再贴现等方式给银行们借钱,银行们以国债、金融债等方式作为抵押,假如借钱是100亿,那么这时央行资产负债表总资产中“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项则会增加了100亿人民币。
而在总负债的“储备货币”项中也体现为增加100亿,什么意思?
储备货币其实就是基础货币,可以理解为上面例子当中钱庄给老王带有印章的纸条,所以当央行通过逆回购、MLF、再贴现等方式给银行们借钱100亿的时候,即表现为印出的基础货币增加100亿。
2、央行扩大资产负债表方式还有另外一种,那就是央行购买美元。
很简单,常年来中国一直以出口型经济为主,在2014年之前中国企业在海外赚取了巨额的美元,这些钱回到国内需要强制结汇的。
企业或个人结汇本质上就是将美元卖给央行,央行通过印钞购得了企业或个人手上的美元,而企业或个人得到了央行印出的人民币,表现为市场上的人民币增多。
当央行从企业或个人手中购得的美元越多的时候,总资产下面的“外汇”项(外汇占款)则会增加得越快,而总负债下的“储备货币”也会同步变大。
所以央行“购买”国债以及央行购买美元是近年央行资产负债表增大的原因,也是近年央行印钞最主要方式。
认真看表就知道了,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外汇”(21.18万亿)+“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11.55万亿)+“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0.47万亿)=33.2万亿,几乎等于央行总资产了(36.78万亿)。
而资产负债表当中的“储备货币”项30.86万亿,其实差不多等于央行总负债了(36.78万亿),央行的总资产(总资产和总负债永远都是相等的)基本就相当于市场上基础货币总和。
有的读者会问了,那么剩余的36.78万亿-30.86万亿=5.92万亿资金去了哪里呢?
我们还忽略了总资产下的“对政府债权”,以及总负债下的“政府存款”。
1、对政府债权主要是央行持有的国债,一般是特别国债,在我们印象中,财政部发行的特别国债一共有4次,一次是1998年(用于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一次是2007年(作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还有2017年(对冲前次特别国债到期),最近一次是今年发行的抗疫特别国债。前3次,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后一般由商业银行来认购,然后央行再从商业银行手中购回特别国债(法律规定央行不能直接购买国债),转来转去结果就是央行购买财政部的特别国债,而央行的钱从哪里来?当然是印钞。
所以当央行购买特别国债的时候,表现为总资产上面的“对政府债权”增大,而总负债下的“储备货币”增加。
2、“政府存款”主要是财政部在央行的存款,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国家的钱一般是存在央行,当企业缴税的时候(一般是1、4、7、10月),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存款转变为财政部在央行里的存款,结果就是市场上的钱变少,国家(财政部)的钱变多,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上则表现为“财政存款”增加,“储备货币”减少。
当财政支出的时候(一般是3、6、9、12月)则表现为财政部在央行里的存款变为企业或居民存款,结果是市场上的钱变多,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上则表现为“财政存款”减少,“储备货币”增加。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
1、中国财政部的钱主要是存在央行,而其他国家就不同了,他们国家的钱主要存在商业银行,降低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
2、财政存款并没有计入M2(M2是企业、居民存款以及现金总和,视为市场上的钱),所以现在市场上的钱是低估的。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責任编辑: 辛荷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