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神医扁鹊三兄弟是怎样医病的?(图)

 2020-06-09 08: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据古书记载,神医扁鹊能将棺中之人救活。
据古书记载,神医扁鹊能将棺中之人救活。(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据《史记》载,魏文侯曾问扁鹊:“你们三兄弟中谁最善于当医生?”扁鹊回答说:“长兄医术最好,仲兄次之,自己最差。”文侯说:“可以说出来听一听吗?”扁鹊说:“长兄治病,是治于病情未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仲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乡里。而我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所以都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天下。”

这便是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扁鹊三兄弟故事。这个故事形象地说出了医生的最高境界并不是病重时药到病除,而是能治未病的神医。在中国古代医学认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治未病”始于《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此后,“治未病”理念贯穿中医学发展的始终。从马王堆的导引图、华佗的五禽戏,到运动、饮食、心理诸方面的系列养生方法,经两千多年的充实完善,中医形成了系统的“治未病”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治未病”的三种境界,首先是“未病先防”,着眼于未雨绸缪,保身长全;其次是“既病防变”着力于料在机先,阻截传变,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愈后防复”立足于扶助正气,强身健体,防止疾病复发。核心在一个“防”字,体现了“预防为主”思想,强调保养身体,培育正气,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中国的古人都知道:如果人的身体被邪灵附体了,开始时人不会有任何感觉,后来可能体质渐弱,最后当附体把人体的精华之气采尽之后,人也就成了一个没有精神的躯壳,可能瘫痪在床、活的有气无力,也可能早逝而亡,命丧黄泉。所以,驱邪扶正宜早不宜迟。

在现实社会中,能够明白并做到“治病驱邪宜早不宜迟”的并不是很多,就像不听扁鹊劝告的蔡桓公,当病入膏肓时,只有一死。当善意的劝解和提醒出现时,固执的人们往往以各种借口和理由去排斥。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真正对你负责的人,才会劝你未雨绸缪,告诉你治病驱邪宜早不宜迟。

当你听到别人的提醒时,首先要心怀感恩地理解对方的善意,因为只有好心人才会劝善;其次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刚愎自用,要冷静下来,理性的分析与判断别人的道理,因为只有理性才能明辨,防患于未然。

責任编辑: 李云飞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