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信史记载:唐太宗罪责己过 吞蝗灭灾的神迹(组图)

 2020-03-10 08: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2

中华传统神传文化认为,吉祥凶祸的出现都预示着国家兴衰存亡。
中华传统神传文化认为,吉祥凶祸的出现都预示着国家兴衰存亡。(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按:中共肺炎肆虐中华大地,蝗灾逼临,上天示警,凶兆预示着国家已到兴衰存亡的紧要关头。古代明主圣君在灾异来临时,如何破除人间的灾异?信史中记载了一个唐太宗反躬自省、吞蝗灭灾的真实故事,足为今人省思。

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称古代农业史上的三大灾害。《诗经》中称蝗为螽,战国后多称蝗,约在宋以后,蝗又称“蝻”,合称蝗蝻,至今沿用。欧阳修形容蝗虫“口含锋刃疾风雨,毒肠不满疑常饥”。

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中说“凶饥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地有高卑,雨泽有偏被。水、旱为灾,尚多幸免之处,惟旱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毛、蟠帜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旱。”

《尚书・微子篇》中说:“天毒降灾荒。”意思就是灾荒是上天对人类的惩戒。中华传统神传文化认为,吉祥凶祸的出现都预示着国家兴衰存亡。因此《中庸》中说:“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汉代董仲舒更提出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责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度,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所以,古代明主圣君在灾异来临之际,多能躬身自省,罪责己过,以求得上天宽悯,破除人间灾异。

《贞观政要》中记载了唐太宗反躬自省、消禳蝗灾的真实故事。
《贞观政要》中记载了唐太宗反躬自省、消禳蝗灾的真实故事。(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贞观政要》中就记载着一个关于唐太宗反躬自省、消禳蝗灾的真实故事。

贞观二年四月辛卯,京师大旱,蝗虫大作,漫天的蝗虫飞压,农作物受到了很大损失。唐太宗心情非常沉重,他决定亲自到野苑中去看看灾情。

唐太宗看见遍野的蝗虫,特意捉捡了几只很大个的,对着它们说:“民以食为天、以谷为命,你们却吃尽了粮食,这会对天下百姓造成多大的伤害啊!”

“如果天下苍生有什么过错的话,罪在朕躬一人啊,如果蝗虫你们真的有灵性的话,你们尽管来吃我的心,而不要伤害百姓啊!”

说着,太宗竟然就要把蝗虫吞进肚子里,好让蝗虫来吃自己的心。左右大臣赶紧阻拦,说:“龙体保重,这会得病的,万万不可。”

太宗说:“我希望将天下灾祸转移到我身上来,还怕什么疫病呢?”说完,就把蝗虫吞进了肚子里。太宗仁心待民、罪责己过的诚心感动了上天,很快,铺天盖地的蝗虫大军消失了,蝗灾消除了。

这件事在《资治通监》和《旧唐书》等信史中都有记载,可见所记载的并非虚构,而是历史事实。唐太宗吞蝗灭灾的典故就此传开。

直到今天,在山西南部和东南部都流传着唐太宗灭蝗的神迹。晋城城区一带,民间流传着贞观二年三月,李世民以旱蝗责躬,后吞蝗消除天灾并于癸酉日天降甘霖缓灾的故事。而长子县一带的民众则因此而立庙祭祀,恭拜太宗圣德。

唐人张鷟在其笔记《朝野佥载》中记载,唐太宗吞下蝗虫后不一会儿,便有像鹳鸟那么大的乌鸦飞来,一百万只是一群,用一天的时间就把蝗虫吃光了。唐玄宗的臣子浮休子说:“这是文武圣皇上(李世民)的精诚感动了上天而得到的结果。明君应当发扬德政教化而谨慎地施行刑罚,来回答上天的警诫。”

唐太宗的仁心也为后代帝王和文人大臣立下了顺天爱民的楷模。唐天佑末年,大批蝗虫出生在地洞中,它们长成后,一个接一个地咬着爪子和翅膀从洞里连绵不断地扯出来。

当朝皇帝对着蝗虫们感叹:“我犯了什么罪,你们要吃我的庄稼苗?”不久,蝗虫都变成了蜻蜓。洛阳一带的蝗虫也都变成了蜻蜓。那一年,各种鸟雀都变成了燕子。

宋理学大家朱熹曾奉旨去浙东一带视察蝗旱灾情,随时报奏皇上,他在会稽广孝乡除了捕蝗外,还进行祈祷,他在《乞修德政以弭天灾状》中写道:“为今之计,独有断自圣心,沛然发号,深以侧身悔过之诚……然后君臣相戒,痛自省改……庶几精神感通,转祸为福……”

如今的中华大地,瘟疫横行,蝗灾逼临,不知当政的统治者们是否读懂了天意,危机已然来临,不顺天合德者,天惩必接踵而来直至恶政灭亡。

参考资料:

《贞观政要》卷八

《朝野佥载》

《稽神录》

《晦庵先生朱文公集》


責任编辑: 辰君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