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朋友喝茶闲谈是一种快乐。(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最近有个朋友,一天一个电话打来,把人叫出来喝茶。大街上随便找了间馆子,相对坐下,亦不过是闲谈。论及前景近况,言语间颇是烦闷,又兼家中琐事,诸多不如意处,一并道来。其间屡次念叨的,还有年岁渐长,总感孑然一身、缺个知己。
他说的情切,观者也为之动容。那种看着亲爱之人痛苦,明明仅咫尺之隔却爱莫能助的滋味,又何尝不痛苦呢?
仿佛从很早开始,我就在不断经历这样的场景:言者或者是骨肉离散、父母早亡,或者是淬火沥血、风雨飘摇;或者欢场失意、恋人变心,或者生计艰窘、困苦蹉跎。有的娓娓低诉、欲说还休;有的涕泪横流、痛哭失声;有的郁结燥热、愤愤难平;有的柔肠百结、隐忍不发。
场景的主角来往变化,有亲人、同学、朋友、同修......我在这众多场景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尽相同:同门的鼓励、知己的交心,长姐般的怜爱、弟妹似的体贴......但大多数时候,我只是默默的陪着、坐着、听着,并不能随便发一言,以减轻对方的痛苦。
有时心里不忍,递过一张纸巾、好言劝慰几句、彼此来个拥抱;有时也想长歌当哭,或者“醉笑陪公三万场”、忘尽心头烦忧。然而自己也知道这不过都是隔靴搔痒,触不到实处,也解决不了根本。尘世的苦恼烦忧,连圣贤都无力回天,又何论你我呢?
曾经在一份报纸上看到这么一小段名为“浅谈知音”的文字:
“君子觅知音。再高呢?就“知因”了,也就不谈“知音”了,因为“知因”者皆为“知音”。孔子讲:德不孤,必有邻。不是吗?因而,不必为“知音”而愁,要为“知因”而忧、而求。
短短数语,岂不道尽个中玄机?“知音”不仅是知弦歌之雅意;知因,更是知道他遭逢这些痛苦的因由、你今日在此听他倾诉的因由,以及自己心绪被其带动的因由。知音,是知道匠人的造诣修为;知因,则是知道红尘迷苦、欲海纷繁的缘头:这纷纷世事、林林总总,莫不有其因由。
若是知道了这些,就不仅限于高山流水式的惺惺惜惺惺;或可超脱出来,成就更高一重境界的交往:那也许是“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放达畅意;也许是修炼之人“金刚道友”般的珍惜信任;又也许是佛陀弟子拈花浅笑般的心领神会......凡此种种,皆如白云舒展、优昙初绽,豁然有破土出尘之气象。
白居易诗曾有“人间此病医无药,唯有楞伽四卷经”,素来为我所钟爱,因其述尽了人世迷苦。然而今日看来,或也略嫌其器小:倘若大道无形、时时处处皆是修炼,又何必困于青灯古佛、拘于皓首穷经?身在尘世,心在方外。如人人能以求道之心寻其本因,则普天之下,人人皆可为“知音”。
下次再见到这位朋友,我会把那段“浅谈知音”的文字读给他听。
責任编辑: 云天月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