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始处置10万亿结构性存款风险(图)
官媒报道称,10万亿元结构性存款市场迎监管规范。(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19年10月21日讯】(看中国记者文龙综合报导)10月21日,官媒报道称,10万亿元结构性存款市场迎监管规范,其后果是规模将大幅缩水,并且中小银行负债端承压。近年金融风险越来越大,官方正忙于处置相关风险。
结构性存款规模达10万亿 新规冲击中小银行
中国央行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全国大型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38,824.59亿元(人民币,下同),中小型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69,673.49亿元,共计约10.85万亿元。
结构性存款也可称为收益增值产品,是运用利率、汇率及金融衍生品与传统的存款业务相结合的一种创新金融产品。
官媒《新华网》21日报道称,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要求银行严格区分结构性存款与一般性存款。商业银行应将结构性存款纳入表内核算,按照存款管理,纳入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保费的缴纳范围。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是有利于促进结构性存款业务规范发展,防止不规范的结构性存款无序增长,增强银行经营的合规性和稳健性;引导银行存款和市场利率回归合理水平,规范相关衍生产品设计和交易;杜绝结构性存款与票据的空转套利等。
2018年官方处置理财产品风险后,银行受存款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等因素影响,中国结构性存款快速增长,结构性存款成银行收揽存款的新利器。新规要求市场风险资本不得超过银行一级资本的3%,将限制单家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
兴业银行研究报告指出,由于许多中小银行,尤其是农村商业银行,不具备普通类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今后将不能直接发行结构性存款。
同时,当前市场上也充斥标明为结构性存款,实为变相刚性兑付(刚兑)的产品。这类产品通过设置几乎不可能触发的行权条件,并设定较高的保底收益,使得无论期权是否行权都能提供高于普通存款的收益。此前银行通过这种方式变相突破存款利率上限,实现高息吸存。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对官媒《新京报》表示,银行发行结构性存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吸收存款,尤其一些需要补充流动资金的中小银行,发行的部分产品甚至没有衍生品交易资质,目的就是主动吸收一般性存款,也是变相高息揽存。而且常见的是一些银行用这些存款做质押再开出一些银票,做一些表外业务。
一位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介绍,该行曾推出过一款1年期结构性存款产品与黄金挂钩,期限为六个月,收益率为1.55%或4.35%,只要产品到期前金价上涨或下跌幅度不超过50%,收益率都可达到4.35%。而这个风险在很多银行的宣传中被淡化。不少银行在销售结构性存款过程中存在不规范宣传、强化存款人对结构性存款收益的刚兑预期等问题。
金融风险频发 官方忙于处置
2018年7月,中国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多部委纷纷下发针对资管新规的细则规定。先是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接下来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随后证监会也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些管理办法影响着银行理财产品的走势。
金融风险不断爆发,银行业的诸多问题显露水面,但只是“冰山”一角,除了传统表内不良贷款加速暴露外,还包括未纳入监管口径的表内外类信贷、以及前期交由外部机构代持以规避监管的部分。
在2018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中国央行行长易纲表示,在选择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时候,要注意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天上掉馅饼的事是不会发生的。“如果你看到一个投资机会,他告诉你又保本,又有一个两位数的收益,你一定要小心,一定要问一问,它投什么项目才能够有这样的结果。”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