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长青:十几岁的孩子该读什么书(图)


(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19年10月18日讯】时而有读者来信让我推荐一些应该读的书,还有【长青论坛】的观众把我十多年前的视频背景书架放大,仔细看我书架上的书。很感动,承诺推荐,但却一直没做。主要是有些我非常欣赏(看过多遍)的作品里面会有些完全无法接受的东西,如果不讲清楚,担心会产生误导。读错了书是很严重的事情,它很有可能误导人生。所以一直想等有时间讲清楚的时候再推荐。近日有朋友让给在美国的十几岁的孩子推荐书籍,希望孩子们不被左派大潮给吞了。这很重要,所以赶紧列了一个最基本的书单,并点出推荐这些书的原因(这是重点),在此发表给其他读者朋友参考。

这个书单是我和妻子康尼一起列的,因为她多读文学书(热衷19世纪西方文学,尤其偏爱维多利亚时代英语小说),我则偏重经典的政经类作品。我们都会强力向对方推荐自己喜欢的书,这里推荐的都是我们共识共鸣的作品。

以我们自身的经验和读到的一些人物传记资料,十几岁的孩子完全可以跟成人看同样的文学、政治、经济方面的书籍,跟成年人一样思考和探讨问题。把他们当大人,他们就成长得更快。

读书的目的,首先应该是促成一个心地善良、诚实正直、人格统一的人,其次才是为事业有成。但读书多绝不等于就可以成为一个良善的人。人有良性、恶性;有先天因素,更有后天形成。而且,人要是不善,缺乏良性(benevolence),读书越多会越反动。

在华人中,读书数量超过李敖的可能不多,但他却走向了人格分裂、行为无操守的匪夷所思的歧途。可见读书多少,跟一个人是否能正向、良性发展,并不是划等号的。当今读书人,越来越左倾,越来越伪善,更证明这点。所以,读什么书,吸收什么价值远比读书数量更重要。

对于文学书,我们认为19世纪的西方作品远比当代的更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尤其是对青少年)。不少人觉得19世纪的文学已是恐龙,没耐心去看。那真是天上掉下的珠宝不捡。整个20世纪(尤其二战后)到迄今为止的文学作品,统统不看,不会有多大损失,而19世纪的主要西方文学作品如果不看,对身心健康所造成的缺憾、缺陷是不可估量的。可惜很多人没有意识到。

经济方面的书选对了非常、非常重要,是奠定常识、信奉市场经济价值的基础。有了读精华的文学和经济作品的基础之后,政治方面的书籍自己就很会选择了。多数读文科的不懂经济、不屑经济,这也是文人多左倾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学方面

19世纪文学名著汗牛充栋,我们的选择和为什么做这种选择:

1.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

《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

《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

《荒凉山庄》(Bleak House)

《小杜丽》(Little Dorrit)

这四部小说的主角都是青少年。故事内容其实并不重要,看完情节都忘光了也没关系;最应该关注的是作品里主人公那种思维方式和讲话口气:清纯善良、清澈透明。换句话说,是跟老练世故、精明狡猾、世俗功利等完全相反的东西。20世纪后,即使在西方,那种清纯、单纯的东西都少到快绝种了。但朝这个方向努力,无论在哪个年龄段,都百利而无一害。

狄更斯的所有作品都极好!虽然他的小说多数都很长,人物众多、故事情节错综复杂、且跟现在有很大时空距离,也有相当多反资本主义的东西。但我们看重的是:狄更斯的作品,不仅是主人公,里面还有各种各样很美丽、纯良的人物形象,非常能帮助陶冶人的情怀,增强人性程度,有助于孩子成长为心地善良的人、认真的人,绝不玩世不恭的人(玩世不恭是非常可怕的东西,它几乎可以确保一个不幸的人生,哪怕他不去毁害他人);更不是左派那种装模作样、只想让别人认为他们是好人的伪善者。真正的保守派才是更有人道情怀、真正要解决问题的人。

以狄更斯为代表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家,多数都反对工业革命、抨击新兴的资本主义。这主要出于他们对底层劳苦大众的同情,但并不等于他们认同今天的左派。狄更斯在《荒凉山庄》中,对只“关注”非洲或他人的贫困、却完全漠视自己家孩子和丈夫的伪善者充满厌恶,几乎到了认为那是恶之最的地步。狄更斯冷嘲热讽上流社会夸夸其谈“公共事务”的矫情,全然蔑视不劳而获的寄生虫。这些都说明,在弘扬人性、人道情怀的同时,狄更斯并不像今天的左派那样丢掉常识。

狄更斯用他那些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告诉你一个简单的常理:不是爆发了多少金钱、爬上了多高的社会地位,你就自然成了君子/绅士或淑女,而是努力追求纯真、善良、正直这些价值,你才能成为君子。

狄更斯作品的另一重大特色是高度体现了中国人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警示世人:要做诚实、良善的人;害人者必遭灭顶之灾。狄更斯也给人以希望:世界虽然到处充斥邪恶,但真善美终将胜利。

建议所有懂英语的人都去读英文原版,中文翻译差太多,最好的也是跑了味的啤酒。狄更斯的所有小说都有(英语)录音版,多数朗读都棒极了,推荐Simon Vance和B.J.Harrison,两人都朗读得非常好,好在读出了书中主人公那种清纯、那种良善。看(听)完上述四部作品后,如果喜欢,就会去找狄更斯的其它作品了,下一步首选:《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该作品里有纯美的小女孩,有法国大革命中凶狠的恶妇(这是文学作品中塑造得最成功的负面角色之一),有为心爱的女人而替情敌赴刑场的救赎形象,更有狄更斯本人对残忍的法国大革命的准确、正确的解读。《我们共同的朋友》(Our Mutual Friend)是狄更斯最后一部完成的作品,也是他最好、情节最复杂的小说,推荐给喜欢文学的朋友。

狄更斯的书,多数都有让人回头重读几遍的魅力。如果有时间精力,读完全部狄更斯,绝不会后悔。而且几乎可以肯定,能让孩子打一个很好的做善良、正直的人的地基。

对女性青少年来说,康尼认为,除了读狄更斯之外,必读勃朗特姐妹(The BrontëSisters)和简・奥斯汀(Jane Austen)的小说,否则如同没完成女性基础情感教育。

2.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的《堂吉诃德》(Don Quixote)

千万别因为小说里堂吉诃德幹的那些荒唐事、故事的乱七八糟而阻止你读完这本名声震天响的书。评论家们议论的堂吉诃德有多勇敢或多可笑,统统都不重要!这部书最令人震撼的,并不是堂吉诃德的骑士勇气和最终失败了的理想精神,而是(这是重点的重点):堂吉诃德是一个文学作品中(现实中就更别提了)几乎无人可匹敌的、真正的gentleman(“绅士”或“君子”的翻译都不能完整地表达英文gentleman所包含的内容。中文里居然找不到准确翻译这个简单英文字的词汇,背后的原因非常值得探讨)。狄更斯的很多人物可谓堂吉诃德这种gentleman的翻版。

堂吉诃德那一堆表面上的荒唐之举,每一件都展示一颗极为良善、纯美的心。那是一个被打到遍体鳞伤、惨不忍睹也永远不会变成坏人的人,一个现实中不可企及的极品好人。堂吉诃德的侍从、没文化的桑丘同样是一个了不起的gentleman,其善良、同情之心、对主人的忠诚、对人和事的常识判断、评论等等,都绝对让当今文化人叹为观止。

这部作品的最精彩之处,主要表现在堂吉诃德和桑丘的对话上。那是一个理想主义的gentleman和一个现实主义/常识主义的gentleman的对话。要么富有哲理、要么俏皮智慧。总而言之,这部作品里的“理想”和“现实”都不重要,最最重要的是,这俩是没有掺半点水分的gentlemen!这两个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gentlemen,上帝造的理想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书里就几乎没坏人,或者说,坏人都是抽象的,好人则是具象的。所以看这部作品,想学坏没门。坏人看完也得认同,堂吉诃德和桑丘是两个大好人。

我家有六个不同年代的英语译本(原著西班牙文),每本都能清楚地看出堂吉诃德和桑丘的经典之处,唯一的杨绛中译本,头都看大了,仍是一团浆糊,看不出名堂。杨绛的前言表明她(和钱钟书)并没有真正读懂这本书的精华,她只是转述了西方的某些评论而已。当然,杨绛的翻译已颇具匠心,而且可以看出,可能有她先生钱钟书在幽默方面的帮忙(唐吉珂德和桑丘都非常幽默),有些句子也译得相当俏和妙。公平地说,此书中文译本的没法读,不是杨绛的问题,而是中文本身的问题(欢迎有专家探讨)。

英译录音版Robert Whitfield的朗诵把两个近乎完美的人近乎完美地展示出来。哪怕一个恶棍听完,都起码会变成一半好人,下辈子绝不想当坏人了。

3.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的《白痴》(The Idiot)

与狄更斯的小说同样,陀氏的书也都很厚重,故事内容跟今天有十万八千里,很难让浮躁的当代人读下去。但对陶冶人性、塑造人生、探讨重大议题有永恒的价值。推荐《白痴》的目的,仍和推荐前面几本书的目的同样:看看单纯、善良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英译也都有很好的录音版,仍推荐Robert Whitfield读的。读完这本,你很可能会想去找陀氏的其他作品。

《罪与罚》对十几岁的孩子最容易读下去,因为情节是侦探小说,让人不得不一口气读完。但探讨的议题却非常重大:可否以正义的名义、正当的理由、好的目的而杀人。灵魂的惩罚和救赎。《卡拉马佐夫兄弟》对是否有上帝、没有上帝人类可不可以有道德地活下去有深入探讨。但这里推荐的目的,仍是因为里面那个像《白痴》一样单纯、美好的角色:最小的兄弟阿廖沙。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其它作品太沉重,等孩子们成年之后再读吧。

4.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的《约翰・克利斯朵夫》(Jean-Christophe)

这是一部个人英雄主义交响乐,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40、50、60年代出生的人。它虽是20世纪初的作品,却完全是19世纪的精神,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的精神传记。主角又是一个纯情、善良、激情澎湃、绝对的gentleman,一个理想主义的英雄。

5.安・兰德(Ayn Rand)的《源泉》(The Fountainhead)

如果仅仅读上述推荐的狄更斯等作家,增强了人道情怀,却也可能增加孩子的左倾倾向。所以,在奠定了人道主义情怀的基础上,应该读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资本主义价值的作品。两者的平衡非常重要,缺了哪一块,都可能使一个人的人生、观点走向偏颇,甚至走向极端。

《源泉》是20世纪的作品(1943年)。跟上述作品相比,离现在最近,最容易读。这是一本最清晰展现美国左右派争斗的小说,值得读无数遍。但其中情爱部分很荒唐。兰德所有小说的最大败笔都是爱情故事这一块,所以可以忽略不理。只看她的个人英雄和她强烈推崇的人格统一的价值。

如果说狄更斯的小说主要是陶冶情操、提升人道情怀,安.兰德的作品则主要是提高思想能力、增强对当今世界左右思潮激烈搏斗的理解和把握。

看完《源泉》,可以继续再去看安‧兰德的其它小说和非小说类著作。她的作品应该是推崇个体主义和资本主义价值的必读物,也是将来跟左派辩论的强有力武器。

6.雨果(Victor Hugo)的《九三年》(Ninety-Three)

这是雨果的最后一本小说,酝酿十年,可谓其一生思考的总结。这本书的思想性远超过《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安‧兰德七岁时就被《九三年》的情节震撼(她听到母亲朗读):为救三个孩子不惜被俘的老伯爵从悬梯走下来昂首就擒的场面,把兰德听得热血沸腾,那一瞬间,她明白了什么是英雄!13岁时,兰德读了《九三年》。后来她评价到这种高度:雨果的思想与今天有光年般的距离!

中译本(郑永慧译)把全书最关键的点睛之句翻译错了。全书最精华的是结尾几章:老伯爵被关押时与革命军青年将领辩论,关于革命和人道主义等。最后青年将领选择自己被处死而把老伯爵放了。获得自由的老伯爵面对黑夜感叹道:My faith!中文译成了“真有的事”。错得离谱!直译也应是“我的信仰”。意译应为:“上帝显灵了!”或者:“我信对了!”即他的信仰战胜了革命意识形态。

这是一部把人格统一性(integrity)提到至高无上地位的经典作品!就我们看过的所有书,对人格统一性的强调,没有一部超过它!书中的三个主人公三种意识形态,都坚守住了自己的人格统一性,其形象令人震撼,刻骨铭心。安兰德的作品,由于深受雨果的影响,也是极为强调人格统一性。在人格分裂到处可见的华人世界,尤其应该强调阅读雨果和安兰德的作品。

对文学作品,请务必先别去看评论,不要让偏颇的评论(无论中文还是外文)先入之见地影响你。一定首先亲自去看原著,要首先相信自己最直觉、最本能的感受。从众多诺贝尔文学奖的荒唐可以看出,文学评论几乎一面倒被左派意识形态横扫,而且搅浑一潭清水让你看不见底、看不清他们有多浅薄的故作高深的评论者居多。

小说应该是只要识字就能看懂的东西,任何把小说解说到把你弄晕乎的“高深哲学”地步的,基本上都是伪的。再重复和强调,看小说,是好、是坏,一定要相信你自己的感受。谁写出你看不懂的小说,或者谁说你认字居然看不懂小说,你首先应该怀疑的不是自己,而是对方很可能是伪的(二十世纪的伪高深,多到能把多数狄更斯的读者砸死的地步)。

经济方面

1.罗斯・怀尔德‧莱茵(Rose Wilder Lane)的《发现自由》(The Discovery of Freedom,没有中译本)

这不是一本经济理论书,而是概述人类走向自由的艰难历史和美国这个伟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怎么来的。书里没有谈具体的经济议题,而是讲人类在什么环境下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是最适合经济发展的制度。这是很容易读的一本书,也可看作是历史书。

2.伊莎贝尔‧帕特森(Isabel Paterson)《机器之神》(The God of The Machine,没有中译本)

安‧兰德对这部书的评价是:《机器之神》对资本主义的意义不亚于《资本论》对共产主义的意义和《圣经》对基督教的意义。也许有点过高,但绝对是一部从政治、哲学,到经济、社会等全方面清楚地论述为什么资本主义才能运转的经典著作。

3.亨利.赫兹利特(Henry Hazlitt)的《一课经济学》(Economics in One Lesson)

这是一本简单清晰讲解什么是市场经济的必读书。可以了解为什么政府主导经济、政府参与的项目必定失败,为什么最低工资设限反而造成更多失业等等。基本概念清晰了,就有了一个自由经济的框架概念,再遇到经济议题就会懂得如何去思考。

4.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资本主义和自由》(Capitalism and Freedom)和《自由选择》(Free to Choose)

从这两本书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它们主要强调经济繁荣与自由的关系、政府干预经济在各个领域的种种错误等。

5.哈耶克(Friedrich Hayek)的《通向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和《自由宪章》(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又译《自由秩序原理》)

对《通向奴役之路》,中文有很多介绍,但最好是看原著!与其它经济类书籍比较,这本比较通俗易懂。看完这本经典,就可以非常清晰,为什么绝不能走社会主义道路。

如果再看《自由宪章》更好:哈耶克把市场经济的内在自发秩序的理论拓展到社会和政治领域,提出不可以像法国大革命那样开天辟地、屠宰旧世界,更不可像列宁、毛泽东们翻天覆地,而应该像英国革命、美国革命那样“一点一点的渐进性改进”,即波普尔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强调的“零星的社会工程”,才有助于社会稳定和进步。看懂了这本书,就基本懂得了西方的左派和右派这两大思潮的冲突所在。

如果对经济真感兴趣了,就把哈耶克和弗里德曼的主要著作读完。他俩都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作品也都通俗易懂,普通文化人都可以读懂,绝不是只有经济学专业领域的人才可读。下一步就是学习市场经济的鼻祖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了。那等孩子们再长大一点的时候吧。

仅仅是读完上述这几本经济著作,真吃透了,孩子绝不可能走向左倾道路。另外,对懂英文的朋友,YouTube上有很多弗里德曼的视频,听他的演讲绝对是享受。老头风趣幽默地讲述自由经济、谈笑风生地随口就把小左派们打到瞠目结舌,相当过瘾。

至于政治方面,读伟大政治人物的传记远比读探讨任何政治问题的书籍更重要。推荐读:华盛顿、林肯、丘吉尔、撒切尔夫人和里根的传记。而且传记很容易读,也很容易吸收。

书不一定要读很多,但好书一定要反复读。反复读好书的重要性远超过读很多杂书,因为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上述推荐的每一部作品都值得读无数遍,而且反复读这些书,就奠定一个很好的、今后应该选择读什么书的基础。

 

--原载台湾《看》杂志2019年10月号,这篇网络版稍有增加。

本文留言

作者曹长青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