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修行,在修行中磨练,人生就是修行。(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有人把人生分为两种,出世的人生,入世的人生。历史上有许多修行的人,大抵为前者之代表,而世俗中的芸芸大众,当属于后者。前者的人生是超脱人生,后者的人生是经营人生。对于人生,这的确也是一层理解,时间倒退二十年,我自己大概也是这样以为。
其实关于人生,中国的古圣先贤们穷其一生去体悟,探讨,论述,境界不让高僧大德。其初,释教传入中国时,曾被士大夫们排斥。不止如此,儒道之争也一直存在,但是到了宋代以后,中国却出现了儒释道思想的大融合。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境界相当。
于是最笃信道教的宋真宗,可以为释教写《圣教序》《崇释论》,南宋名僧大慧宗杲不拘于门户之见,认为儒释道三教皆为劝善惩恶,导人正途。两宋及两宋以后的士大夫们也往往喜欢与释道中人交游往来,谈禅论道,彼此启发,机锋纵横。
所以古圣先贤们所讲出的入世的学问,只是以入世为表现,却并非以入世为目的,恰恰相反,它教人的是一条由入世而出世的道,这种出世,非是出家或是遁隐之类的有形形式,而全在于用心。所以,与释道二教相比,应该说只是法门的不同,各自所守的道不同。
正如僧人修行要有法,道人修行要有道,世间常人的人生也要有所奉行,这就是古圣先贤们讲出的理。又如僧人修行还要严守戒律,道人修行还要谨遵师命,世间常人的人生也要有所规范,这就是古圣先贤们所留下的礼。我们在《周礼》中,看到行走坐卧无所不包,像不像释教中的戒律,应该说比宗教中的戒律还要繁密。又如《大学》中讲到诚其意,像不像道门中讲的真。此外,还有忠恕之道,像不像佛门中讲的善等等。所以,一个人如果真的能够依照古人的教化去生活,那真的可以说是不修道已在道中。
今天的人则不然,沧海桑田之后,今人与古人境界落差太大,所以今人看古人看不懂。不是说不懂表面形式,而是不能懂古人的思想,形式上的复古做的再精致,却不能在精神上与古人旷代相感,心意相通。对于古人所讲的道理,即使可以接受,也觉得大而无用。
再来说古人,如果人生是一场修行,那么,古人是如何对待他的修行呢,最重要的,我想就是知行合一。古人做学问不是嘴上的,理论上的,而是一定要去践行。而这大概也正是今人所最缺乏的,或者说是古今讲学论道的最大区别。今人好说空话,漂亮话,古人不是这样,大贤们讲出的理,不是空洞的口号,是他们对自己人生的实修总结。
然而这个知行合一,也是有境界之分的,你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就是你的境界所在。而古人所提倡的知行合一,严谨到了穷精入微的程度。
《大学》中,孔子讲“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曾子解读“诚其意”时,又讲出了一个“慎独”的道理。而在《中庸》中,也讲到了君子慎独之理。什么是独呢,有人说是独处。也对。但没有说到根本,根本上讲人的思想就是独,一个想法产生,未宣之于口,未施之于行,未见之于事之前,独有自己知之,别人不知。古人讲慎独,就是说,人要时刻体察自己的思想。因为一念之机,善恶已成,而并不是要等到产生什么后果才再去解决它。古人的知行合一,就是从思想开始。
佛门中讲修意,也是直接针对思想去修。道家中讲修真,动的是真念,而不是被妄念,恶念,观念所带动,也是针对思想去修。这些与古圣先贤们讲出的慎独之理,诚意之理,都是相通的。
古人为今人留下了修炼的文化,使得世间的每个人都被公平的赋予了修行回升的机会。古圣先贤的话留传下来,但是古往今来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明白,人们常常为自己的妄想,臆想,观念而存在,在这些的带动下虚耗一生,空度百年,却将古人的真言当成摆设。也包括自认为在修行中的人,如果不能够放下执念,真正的在动心起念中去修正自己,那所谓的修行也只是一场虚妄而已。人生的法门无处不在,人们为名利情所障对之视而不见。每天睁开眼睛,有所看见,有所看重,却都是在向外看,有多少人愿意抛开外在的虚幻向内去看,返观自心,慎独实修,真正的活过一回而不是走走过场呢。
其实说了这么多,不过是因为我自己似乎刚刚明白了一点点的道理。说来惭愧,我在自省的路上走了这么久,却才刚刚明白了一点点,然而,虽然只是明白了一点,便已觉受益之深,而长恨觉悟之晚,所以将这一点心得写出,与朋友们分享。希望我们都能睁开慧眼,找到人生的法门,走出虚妄的幻觉,回归真我的良善。
責任编辑: 李云飞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