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生重大变化!(图)
最引人关注的就是货币政策的表态发生了变化。(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9年2月24日讯】中国央行发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货币政策的表态发生了变化,重点有以下这么几项:
首先,央行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加强预调微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而之前的历次表述,稳健后面都有中性,这次却只提到了稳健删除了中性!
其次,央行还特地解释了,没必要搞所谓的量化宽松,之前市场一直认为央行票据互换,也就是CBS是中国版的QE,央行对此表示否认,首先,央行开展CBS操作是“以券换券”,不涉及基础货币吞吐,其次,在CBS操作中,银行永续债的所有权不发生转移,仍在一级交易商表内,信用风险由一级交易商承担。简单解释下,就是票据互换跟QE是不同的,QE是直接印钱去买国债,他是增量的资金进入市场,而票据互换,还是存量,是为了盘活市场流动性所设置的工具,而且“可以”去央行换票,和“一定”能从央行换票,也是两回事,所以第一时间我们其实也很反对,说这是中国QE的提法。
第三,央行强调了,货币政策稳健,不代表货币政策维持不变,而是要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动态优化和逆周期调节,适度熨平经济的周期波动,在上行期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在下行期对抗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
第四,松紧适度,强化逆周期调节,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和机制,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
第五,既要防止货币条件过紧引发风险,也要防止大水漫灌加剧扭曲和继续累积风险。
总体来看,央行虽然一直在强调稳健,但其实态度已经偏向宽松,比如他说的逆周期调控,那么现在是什么周期,大家心知肚明,在经济明显的下行周期,央行要进行逆周期调控,货币政策肯定是偏向宽松的,但是虽然这么做了,也非常怕被别人说成是大水漫灌,所以一直在强调,我在控制总阀门,在进行稳健的货币投放,而不是过度投放,我的目的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我的眼里也只有实体经济利率。央行还特别提到,企业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分别连续四个月和五个月下降。这才是央行关注的直接目标。换句话说,央行一直在引导着市场利率往下走,这实际上也就做到了一定的宽松。当然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很多人都在批评最近央行的动作,说又要搞刺激了,对于这种批评,我们实在是难以理解,去年经济的困难程度大家又不是不知道,现在经济下行也依然没有缓解,那么作为掌握货币工具的央行,此时进行逆周期调控,这个有错吗?
无论你是做企业,或者找工作,又或者是投资股市,债市,做商品,其实都应该盼着央行应该来主动拯救经济,但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反而吐槽呢?很明显就是因为有个不和谐的因素,那就是楼市!害怕央行一宽松,楼市又开始涨。这就跟得了癌症一个道理,你饿着癌细胞得不到营养,他会停止生长,但你的生命也明显受到威胁,而你开始补充营养,癌细胞肯定会抢先一步获得这个营养,现在有些人的态度是,我饿着,把自己饿死了,也不给你癌细胞营养,那我就不明白了,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饿死自己还是为了治疗疾病。
所以,有病治病!不能因小失大,该化疗化疗,该手术手术,该补充营养维持生命还得维持,否则人死了,杀死癌症又有什么用呢?房地产的问题,虽然跟央行有很大关系,但也不能全都赖他,央行管的是宏观,房地产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副作用,他不负责调控楼市,他的职责是控制通胀,还有市场利率,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也就是他负责让一个人身体里有足够的血液流动,至于你这些血液是不是运送传播了癌细胞,这本身就不是他该管的事。
我们的楼市之所以没有控制好,是因为其他的政策太差劲了,比如2015年全面放松限购,解除认房又认贷,2016年搞去库存,后来又弄了棚改货币化安置。再加上银行的审核不严才出现了现在的癌症晚期,现如今央行开始逐渐宽松,加速血液流动,必然有利于癌细胞扩散,按理说其他部门应该进一步收紧楼市政策,从而对冲货币放松的影响,但是目前却没有看到,甚至有些地方开始越来越松,又开始放松限购,限贷,那么这个癌症恐怕就很麻烦了。
所以我们的观点很明确,央行适度宽松没错,错在于其他政策没有加码反而也跟着放松,最后让央行背了黑锅。也让房地产这个恶性肿瘤越长越大,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关键是,我们似乎仍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以至于现在的调控永远都会陷入两难的纠结,而政策周期和效果也越来越短。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